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备份 >  21个市州
13个产业园区支撑 宜宾唱响“两化”互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31 浏览数: 标签: 产业园区,宜宾

建立于2009年12月的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是全省范围内唯一以“临港”命名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并正在积极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从建区以来,临港开发区就以“中国的宜宾,世界的临港”为己任,用国际视野、创新理念、科学模式,整体推进临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功能开发、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攻坚,走“以港带园、以园兴城、港城融合”的路子,大力推动港城园一体化发展。

按照临港开发区“两年强基、三年突破、五年跨越、十年腾飞”的规划,未来一段时间里,这里将成长为一个城市人口约30万,面积约47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成渝经济区南部的“天府新区”和西部一流的都市型生态产业新港城。

依托宜宾港优越的物流体系,上港集团、三一重工、香港亿联、北京欣联、麦田园林、浪莎集团、重庆民生等企业纷纷入驻临港开发区,中联重科、乐山立事达综合物流等项目也纷至沓来,一个集工业园区、港口区、物流区、商贸区、保税区、城镇生活区于一体的临港新城正以全新的姿态崛起中国西部。

按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童叔刚的说法,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宜宾就是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

而临港经济开发区仅是宜宾13个产业园区之一。宜宾市经信委党委委员龙方庆告诉记者,“五年来,宜宾始终坚持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全市‘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结合点、突破口”。

随即,宜宾五粮液、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宜宾罗龙、江安阳春、宜宾县向家坝、高县福溪、长宁、珙县、兴文、屏山新发、翠屏区盐坪坝、翠屏区、筠连等13个产业园区按照“一县一园区、园区有特色”的原则进行“关联、成链、集聚、集约、合作”五向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3个产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39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8.3%,五粮液、罗龙、阳春、翠屏区晋级为百亿园区。

产业的发展让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加,新型城镇化又助推了产业发展,带动城镇人口增加。2011年,宜宾城镇化率达到40%,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80万人,建成区面积73平方公里,进入全省6个大城市之列。

分享到:
上一篇:遂宁:西部华源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药品第三方物流试点单位 下一篇:巴中集中开工70个项目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