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35亿现代农业项目 助推金堂“产业倍增”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2-01-19 浏览数: 标签: 35亿 现代农业 金堂

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推进农业的生态化、有机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工化,通过改变农产品的终端形态来提升农业附加值。

在刚刚结束的金堂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金堂县围绕“产业倍增”战略提出:要立足丘区农业大县独特县情,用城市规划的理念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努力建设规模经营、特色发展、业态高端、优势突出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率先在四川省丘陵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

113日,总投资35亿元的21个现代农业项目同时签约落户金堂,落户企业包括雨润集团、华西希望·特驱集团、贵州大升林蓝莓种植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项目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生态观光等领域,金堂县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在2012年如期顺利实现开门红。同日,以生态、健康、优质、高端为内涵的金堂农产品公共品牌——“田岭涧”也正式对外亮相,该县的“产业倍增”工程在新年扬帆启航。

农业招商——“产业倍增”的助推器

21个农业项目个个是“精品”

方向明确了,如何落到实处?金堂县委、县政府认为,项目是关键。在金堂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金堂县委要求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特色突出、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项目,通过示范园区连片发展引领,分类分层级打造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而此次的21个项目,涵盖国家、省、市龙头企业,正是县委“招大引强”要求的具体落实。

金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金堂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金堂县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每年统筹6亿元对相关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进行奖励,吸引社会资金向现代农业快速“汇聚”。 2011年,该县共举行签约仪式四批,签约项目达74个,协议投资总额达58亿元,到位资金11.8亿元,不仅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还为金堂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倍增”,推动金堂县实现“尾雁快飞、尾雁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更要早谋划、早行动。在近日的金堂县综合农产品公共品牌新闻发布会暨2012年首批现代农业项目签约仪式上,金堂选择了21家条件成熟的优秀企业,签约投资现代农业项目,投资35余亿元。

国家级龙头企业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区投资总经理赵华煊介绍,金堂雨润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8亿元,包括雨润农产品物流商贸综合体和现代农业种养殖示范(实训)基地两个子项目。雨润农产品物流商贸综合体项目将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区、加工仓储区、物流配送区、综合配套区等6个功能区,打造集农副产品交易、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综合服务、商务配套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绿色农产品物流商贸综合体。现代农业种养殖示范(实训)基地将新建年出栏5万头优质商品猪示范养殖场一座;建设2000亩种植示范(实训)基地,其中1600亩有机种植园,400亩智能化设施温控大棚。

华西希望·特驱集团养殖事业部总裁胡伟介绍说,公司拟投资4.5亿元,在金堂县流转土地1400亩,建“30万只种鸭+1000万只商品鸭+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引进世界一流品种,建2万套祖代种鸭场1个、孵化中心1个、年出栏1000万只商品鸭产业园1个及屠宰、食品、羽绒加工、水禽科技城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24亿元,利税8000万元,年上交税收1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3000户,解决3000人就业,年可实现务工收入9000万元以上。

胡伟表示,在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战略中,金堂备受关注。在金堂这片投资热土,金堂县优厚的投资政策、优质的服务、便捷的交通、厚重的人文环境,让我们有信心走进金堂。金堂是一座具有国际感、现代感、时尚感的生态城市,公司将把金堂造优质农产品的展示展销与休闲观光游结合在一起,让城里人到乡村田园体验农时、体验农事、体味农品,感受生态田园的快乐、丰收的喜悦。在生产和经营中,将树立“全价利用,跨界发展”品牌理念,倡导健康消费理念,提供科学消费信息,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品牌。为健康保证,为生活加分。

成都市金宬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在金龙镇建万亩葡萄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营建高标准葡萄示范园为主,同时在示范园内建立大型葡萄酒厂,计划总投资3.3亿元。项目实施后,到2014年,每亩产鲜果2000公斤,产值2万元,年产优质苗木150万株,年产值600万元。2016年产葡萄果酒万吨以上,每年可实现产值上亿元。该项目将对绿化山川、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力争通过3年努力,成为四川省生态建设、观光旅游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点。

示范园区——“产业倍增”的承载体

“一镇一园区”园园有特色

如何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如何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如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金堂把着力点放在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县始终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不断探索创新园区经营模式、机制体制、利益联结方式,改造和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园,分层级打造四川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在2012年建成5000亩以上“一镇一园”现代农业示范园21个,有效带动和推进金堂县现代农业集中集约发展。

清江天海食用菌产业园上百亩的灵芝大棚,官仓金满堂设施蔬菜产业园的鸟巢大棚,土桥的蓝莓基地……近年来,金堂县引导各类投资主体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影响力日益增强。2011年,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场会、四川省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会、成都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现场会等市级以上会议共8次在金堂召开。

筑巢——配套基础设施。县财政每年统筹4亿元,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金融融资等资金和产改成果,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011年,金堂县各园区共开工建设“百湖工程”人工湖35座,沟渠300余公里,园区道路300公里,制约丘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正在打破。

引凤——广招龙头企业。引进多家省、市龙头企业建园,通过企业建园区、园区连农户,组建专合组织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2011年,该县引进的74个项目中,已竣工投产68个。依托项目建设,基本建成3000亩“一镇一园”现代农业示范园21个。

提档——发展高效农业。与省农科院、川农大、市农林科学院多家农业院校签订院县合作协议,集成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动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创意农业等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目前,金堂县21个园区共发展设施农业1.7万亩,有机农业1.1万亩。

示范——带动农民增收。通过示范园的科技示范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形成“大园区多业主”、“园区+公司+科技创新团队+基地”等多种建园模式,实现农民“土地入股+资金入股+产业工人+收益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有了保障。目前,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机制体制正在金堂逐渐形成。

品牌创建——“产业倍增”的催化剂

“身份证”过关才能叫“田岭涧”

金堂境内沃野千里,良田美地谓之“田”;金丘起伏,绵延不绝谓之“岭”;江河纵横,水流潺潺谓之“涧”。作为该县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载体,“田岭涧”将金堂县优质农产品统一于麾下,协调共生,引领“金堂造”农产品整体迈向高端,服务消费者,共闯市场,致富生产者。

金堂县从来不乏优质农产品,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雄厚。然而,因一直以来单个产品、单个企业单打独斗,并未形成抱团发展的品牌“合力”,而缺乏统一的品牌,也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整体竞争力。

为整合金堂县农业品牌资源,做大做强金堂现代农业,走出服务市民富农民的新路子,20117月,金堂县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金堂县综合农产品公共品牌策划方案”,经过严格的招标、比选,与专业公司反复研讨协商和设计,在充分挖掘金堂自然资源和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半年的精心策划,“田岭涧”响亮诞生。

据介绍,“田岭涧”产品以生态、健康为核心内涵,着力服务于市民,助农增收。为了保障“田岭涧”品牌的质量,金堂县创新机制,由政府出资申请了“田岭涧”公共品牌商标,由金堂县现代农业投资公司注资成立了四川田岭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了金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制定了不同农产品的“准入”标准。今后,金堂县所有的农产品,都将在县农发局的指导下,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营销,实行严格的“身份证”监管,保证市民的餐桌安全。

声音

金堂农产品公共品牌将为金堂现代农业注入新活力

——省农业厅副厅长祝春秀

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能看到金堂“田岭涧”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布和这么多现代农业项目签约,这是一件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大举措,非常值得祝贺。

近年来,金堂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重大部署,坚定不移实施“政策扶持、市场导向、企业带动、机制联结”的方略,谋划大项目、培育大品牌、对外大开放、设施大提升,农业项目招商成果显著,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

希望金堂县要宣传好、推广好、使用好“田岭涧”公共品牌,为成都、四川乃至全国提供精品农产品保障;让“田岭涧”成为成都、四川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探索出一条服务消费者,致富生产者的新路子。

分享到:
上一篇:乘势而上为建设四川贡献力量 下一篇:构筑大交通 大竹商贸物流展新姿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