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闭幕的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传来好消息: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成都将建好三张交通网,为市民创造市区、市域都能实现半小时通达的硬件条件;实施“立城优城”战略,树立“四态合一”理念,科学谋划未来城市布局,将着力抓好两件大事——一是打造“百里城市中轴”,北接德阳、南连眉山,打造国内最长城市中轴。二是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成为成都绕城的靓丽风景线……三张交通网,两个大事件,必将书写成都城市建设新历史。
核心提示
它将成为国内特大城市中规模最长的中轴线;
它将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北接德阳、南连眉山,全长80公里;
它将是城市最主要、最重要的景观带,也将是一些重大标志性建筑、重大综合体的密集布局带。
出于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成都将打造“百里城市中轴”。为给未来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预留足够空间,成都将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将原来主城区城市中轴线沿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延伸、贯穿全域,打通一条北接德阳、南连眉山,全长80公里、路幅达80米、两侧各配置50米绿带的城市中轴线。
中轴线的打造将坚持分步推进、分段实施,目前已开展了红线划定工作,把关联空间控制起来、预留出来,并将于近期完成中轴线的工程设计和城市设计方案。成都将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使这条“百里城市中轴”既是景观轴,也是经济轴、文化轴和生态轴。“在这条百里城市中轴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地标都能得以展现,如华西坝、天府软件园等等,在国内城市来说是不多见的。”市政协副主席、市建委主任黄平说。
“这条中轴线不仅仅是一条路,它既是高端产业聚集的发展带,也是城市高端功能的聚集带,是城市最主要、最重要的景观带,是一些重大标志性建筑、重大综合体的密集布局带,还是体现成都现代文明与传统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主文脉。”市规划局局长张樵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将以如上定位来综合规划好“百里城市中轴”,并于今年制定出中轴线的规划。“据我们所知,目前在国内特大城市中,这将成为一个非常独特、规模最长的中轴线。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做规划,真正让这条中轴线成为城市脊梁,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中枢。”
对“百里城市中轴”的规划,成都将邀请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机构参与其中,最终提出一个高水平的规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