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四川省泸州市加快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泸州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12-02-16 浏览数: 标签: 物流 四川 商贸

去年颁布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泸州市“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在省商务厅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泸州市商务局以“产城一体”为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努力构建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城市。近年来,泸州市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

一是核心商业区繁荣兴盛。商业业态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以白塔商圈为核,城北商圈、城西商圈为辅的核心商业区。2011年,全市商贸物流业完成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16.9%;税收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全市服务业税收的比重达到29.6%。在大力扶持商贸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经营企业到泸州设立分支机构,带动全市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麦当劳、肯德基、苏宁、国美、重百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泸州。

二是物流业发展基础良好。物流业集聚化发展,服务于酒业的宏图物流园区,服务于公路物流配送的隆盛物流园区相继建成投运;粮食物流园区,医药物流园区正积极招商。目前,全市物流企业已达804家,其中,水路运输企业45家,水路运输服务企业8家,筹建水路运输企业6家。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集中配送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广泛采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专业性和竞争力不断凸显。截止目前全市拥有西部百强物流企业5家,四川省50强物流企业10家,A级物流企业11家,企业数量和经营规模都仅次于成都,居全省各市州前列。

三是商贸物流载体坚实。2011年全市引进商贸物流项目253个,投资总额183.51亿元,其中投资额5000万以上的项目77个,解决当地就业10158人。其中引进物流项目71个,投资总额106.51亿元,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解决当地就业4397人;引进商贸项目181个,投资总额77亿元,其中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2个,解决当地就业5761人。特别是中远物流有限公司、中国物流公司、华储物流公司3家“中字号”物流企业入驻泸州,西南商贸城、城西综合体等一大批项目的破土动工,为泸州市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更坚实的载体。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清醒的意识到,要实现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宏伟蓝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以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确的目标,更扎实的举措,下阶段拟通过三个方面,推动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一、理清发展思路

抓住国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扩大消费,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总体思路,通过“五大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二、明确发展目标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1亿元,同比增长18 %;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商贸流通业税收达到25亿元,占服务业税收25%,同比增长20%以上。

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争取突破700亿元,年均递增18%;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商贸流通业税收50亿元,占服务业税收33 %,年均增长15%以上。

三、突出重点工作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推动流通领域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市场体系为载体,以良好的市场秩序为保障,以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繁荣农村市场、促进消费增长为主线,努力构建完善的城乡商品流通网络,不断提升泸州商贸流通产业的服务功能和聚散辐射能力,形成布局较合理、结构较优化、业态较先进、配套较完善和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

一是以建设大市场为突破口,建立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现代市场体系。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着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完善、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各类专业市场,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泸州作为川滇黔渝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作用。编制实施《泸州市主城区商品交易市场规划》,打造佳乐.世纪城城西商业综合体、建设泸州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培育扶持西南商贸城为代表城北批发市场集群、四川中国酒类产品交易中心、合江川黔煤炭交易中心、城南汽车交易集聚区、网购网销泸州专区网上交易平台。要加快主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步伐。出台《泸州市主城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在主城区新建1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城郊农贸市场。以支柱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泸州市酒业、化工、能源、机械等优势产业,逐步培育形成特色突出、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泸州市电子商务网站和交易市场网站的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结合,鼓励流通企业以店铺为依托,建立面向城乡居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平台。

二是以建设百亿商圈为重点,建立业态先进的现代零售体系。

根据《泸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结合泸州城市商业特征及发展需求,构筑以主城区为龙头,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社区为延伸的城乡商贸网络体系。积极培育白塔核心商圈建设,推动大型商贸企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商圈的辐射和集聚功能。推动城西城市综合体、西南商贸城等大型商贸项目的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如家乐福、沃尔玛等,提升泸州市商贸业整体水平。扩大连锁经营覆盖面,在大力发展日用品、食品零售和餐饮连锁经营的同时,加快向汽车、建材、药品等行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不同行业的连锁龙头企业。

三是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建立城市便民生活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收旧售新、旧货流通、废旧回收等循环流通网络,力争建成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积极开展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双进”工程。通过网点、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优势企业到社区设立再生资源回收店、便利店、维修站、洗染、家政、美容、美发等便民利民网点,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让社区居民在步行15分钟半径内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大力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搞好家政服务培训工作,着力引导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会展业,以酒博会、迎春购物月、品牌汽车展、房交会等为依托,打造泸州市酒类产品交易中心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巩固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热点商品消费。推动商业与酒业、文化、休闲娱乐、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支持餐饮、文化、服饰等专业街区等发展。

四是以“万村千乡” 市场工程建设为引领,建立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成果。要继续巩固已建成的配送网络,并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提高配送率,继续开展星级农家店的创评工作。全市农家店覆盖100%的乡镇和100%的行政村;结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对乡镇市场的建设改造,发展和完善乡镇农贸市场及生产生活资料市场, 5年内,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以争取“省级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为契机,完善农超对接常态机制,支持大型连锁超市要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建设农产品直销基地,推进 “超市+专业合作社”供应链模式。开展农商对接,在全市主城区30个社区菜市场设置便民直销摊位,并对主城区菜市场实行直销摊位和垃圾清运费补贴。

五是以市场运行监测为手段,完善市场应急保供调控体系。

着力打造中国第一白酒指数,突出泸州酒业在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作用。全国首个酒类指数将正式发布,不断提高“指数”分析应用能力,泸州指数成为全国酒业风向标,成为全球蒸馏酒的风向标。加强对市场运行状况、重要商品供求及价格走势等进行实时监测,进一步提高市场运行分析报告质量。进一步完善“泸州应急商品物资数据库”的建设。健全粮食(小包装)、蔬菜、猪肉、食用盐、糖等生活必需品、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构建政府公共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金储备互补的新型商品储备体系。实施安全消费工程。加快“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泸州市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屠宰企业、超市、社区菜市场和部分餐饮食堂单位运行生猪产品流通追溯系统建设,推进屠宰企业升级改造和压点,力争新关闭10家屠宰企业。以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为契机,强化商务主管部门在生猪屠宰、酒类流通、拍卖、典当、市场建设等领域的行政监管职能。

分享到:
上一篇:广安市长侯晓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该市物流业发展工作 下一篇:甘霖副省长听取物流办工作汇报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