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前将投资49.59亿元,建设5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重点项目,在全省构建起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五大目标
《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要达到五方面主要目标:
冷链物流比例大幅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显著提高,果蔬冷链物流加快发展。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流通率分别提高到18%、30%、30%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5%、50%、60%左右。
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形成。以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第三方物流为主体,具有基地型、中转型、终端型和冷藏配送型“四大功能”特色的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流通腐损率明显下降。果蔬、肉类、水产品的流通腐损率分别下降到20%、8%、10%以下。
全程质量控制初步健全。全面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推广应用国家颁布的各类保鲜技术和制冷保温技术标准,冷链环节全程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主干企业竞争力提升。培育形成3-5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性的大型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集团,50家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冷链物流骨干企业。
空间布局
《规划》提出,到2015年前,我省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以大中城市为先导,全面推进全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形成“一核、三面、四带”为基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布局。“一核”是指重点在成都及成都周边发展以市场为依托的综合型包括肉类、水产、蔬菜、水果等交易冷藏配送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中心;在眉山、资阳、绵阳等地发展专业型冷链物流中心;“三面”是指重点在西昌、攀枝花、雅安、内江、泸州、宜宾、广安、南充、遂宁、达州、乐山、广元、自贡、巴中等地发展专业型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和配送基地;“四带”是指构建北向成德绵广;东向成内、成遂南广(安)达;南向成内自宜(泸);西向成雅甘阿四大冷链物流发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