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四川省物流 流向五湖四海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2-12-18 浏览数: 标签: 物流 四川 五湖四海

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将从减轻税收负担、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物流产业市场主体培育等九个方面对物流企业进行扶持。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物流业在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促进物流业发展,不仅关系到与之相关的农牧食品、服装家纺、装备加工制造等生产实体产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对四川建设西部物流中心有着重要意义。

物流企业的生命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穿的衣服原料可能来自日本,针织工艺来自韩国,生产产地设在越南,而销售地在中国;抑或是我们盘中的食物,也许几天前,它还挂在非洲热带种植园的树枝上。我们享受到的这一切,都源于物流。不仅是服装食品,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数吨重的大型机械设备,都必须依赖物流实现运进来、送出去。于是,物流业成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对于不靠边不沿海,地处中西部腹地的四川而言,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物流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在广泛征求了物流企业、相关主管部门、市州政府、专家等的意见后,旨在促进四川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

《意见》指出,符合条件的仓储物流企业可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50%的减免,在我省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物流企业,可享受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方面,全省将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加大高速公路收费监管力度。

无疑,《意见》的出台将对四川物流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因此而受益的,不单单只有物流企业。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说,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降低制造成本与增加销售利润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因此,物流业的壮大对四川实体企业意义非凡,可以说,物流业成了四川实体生产企业的“生命线”。

“新希望对物流的期盼十分强烈。”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去年新希望集团农产品产量达到1600万吨,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新希望一年直接涉及物流的运量超过4000万吨。然而,如此大量的产品运输需求带来的,是昂贵的物流费用。

和食品企业新希望一样,面临物流费用困扰的农牧食品、服装家纺、装备制造等实体加工生产企业还有很多,降低物流成本是其共同的追求。而本次《意见》的出台实施,对这些企业甚至产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道福音。

物流经济的加速器

“经济要发展一定要先解决物流这一课题”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四川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正如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物流办主任李国家所说,现代物流业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要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在理念上确立现代物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

如今,随着四川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等国民经济中32个部门、100多个行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四川经济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40011.63亿元,较2007年增长约93.5%;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110.43亿元,较2007年增长约79.3%。2012年,这一数据还在加速变化。

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流通力的联合效应。作为一个第三产业、复合产业,物流业是服务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也是提升和深化第一、第二产业的。对四川而言,物流业与农牧业、食品、纺织业等的联动发展,将帮助四川传统特色的农牧产品、酒类、纺织品、鞋产品等出口外向型产品扩大市场、提高生产能力。同时,富士康、戴尔、仁宝、华西能源、艾默生、丝丽雅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强烈的出口需求,也必须依赖强大的物流体系支撑,反过来,完善的物流体系也将成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资的重要参考因素。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离不开经济的孕育,而如今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更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和带动。 助力四川引进内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融入全球采购系统,物流正在加速四川经济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上一篇:广甘高速、成自泸赤高速内江至自贡段今日通车 下一篇:四川:高速总里程及年内建成通车里程均占全国1/10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