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金府路西部五金机电批发城经营了6年的商家李明昌将最后一批存货装上车,赶着搬到位于青白江区的佳飞国际建材家居市场。“春节过后就会迎来旺季,我得早点搬过去。”他说。
李明昌的搬迁也是“北改”区域众多商家的选择。更便捷的交通条件,更完善的配套,成了商家们对未来的共同愿景。据悉,作为我市承接“北改”市场项目转移的重要区域之一,青白江区已基本形成了承载大型市场搬迁的能力,并积极与市上相关部门、成华等“北改”重点区域以及各大市场对接。截至目前该区共引进“北改”区域商家4200余户,与16000余户达成入驻意向。
物流中心:优势突出
交通优势:铁路、高速、水路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产业优势:作为成都市规划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拥有发展商贸服务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承接“北改”工程产业转移,青白江拥有项目所具备的交通优势、产业优势、配套优势。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决定了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交通优势。青白江区地处宝成铁路、沪汉蓉通道(达成铁路)、成渝铁路等线路的交汇点;该区高速公路交织密布,拥有14条出川高速,且经过成都和以成都为起点的国道主干线和国道干线8条,省道7条,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又为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提供了航空物流的便利。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犹如一个区域的动脉血管,让新鲜血液输送到青白江“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青白江区位于四川经济最活跃的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汇合处,地处全省经济最发达、城市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同时又是成都市规划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具有不可复制的商贸服务业优势:成都市唯一铁路口岸落户园区并正式对外开放,口岸联检大楼和铁路口岸国际业务区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并与中心站实现了无缝对接,成都海关和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入驻并开展通关业务……青白江区建设国际化、信息化、低碳化的现代高端物流业云集区已一触即发,产业优势十分突出。
除此之外,西部铁路物流中心还具有完备的配套优势。青白江区是西南地区输变电主枢纽之一,境内拥有500KV、220KV、110KV变电站7座,变电容量200万KVA,形成了强大、安全、稳定的环状供电网络;天然气输配能力为全川之最,川南、川东南、川西北三条天然气主干管在区内汇合;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也为青白江工业提供了可靠的用水保障。
创新模式:承接“北改”
新机制: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平台搭建等机制,推动“北改”调迁企业健康发展;
新模式: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点对点”对接商家,实现三方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如何让市场业主和中小商家都能在青白江更好地发展?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青白江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主动对接成华区等“北改”区域,做好“北改”产业转移,以更开放的态度、更优惠的政策、更深入的合作,为产业转移营造更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环境。
创新建设招商机制:高度重视,青白江区成立了北部物流建材配送中心管理委员会和青白江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出台了系列招商引资制度,实行“点对点”服务。其次,以科学规划来引导产业发展,在业态上,引进贸易公司、采购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等高端业态,引导传统商铺经济向楼宇经济转型;引进高端商贸企业,推动粗放发展向智能高端转身;发展电子商务,打造“青白江商务港”,推动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转变。第三是搭建政策平台、坚定企业信心。比如,去年4月青白江区就举办了以“承接"北改"产业转移,推动物流商贸核心区建设”为主题的“2012中国成都国际物流商贸高峰论坛”。通过论坛,进一步彰显了青白江物流商贸优势和发展潜力,更加坚定了市场商家的投资信心。第四是优化投资环境。包括优化园区基础配套,提供“智囊式”服务等,本着“亲商、扶商、爱商”的服务理念,营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让大小商家在青白江都能够安心发展。
创新建设招商模式:青白江区与成华等成都“北改”区域的相关部门、各大园区、市场建立了常态化的联系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逐户走访,对区内大部分在建、已建市场的业主进行了动员和指导,及时跟踪掌握企业招商信息;同时并采取“点对点”的沟通方式与“北改”外迁市场的龙头企业和商家进行对接。目前,青龙国际建材装饰城已基本实现原中心城区市场的整体搬迁;佳飞国际建材家居市场等已部分建成项目的入驻商家大部分属“北改”区域;泰业·酒店等项目的意向商家绝大部分属“北改”区域。各市场现已与“北改”区域内商家签订协议4200余户,达到“北改”范围内可承接市场商家总数的25%以上,另有16000余户商家已达成入驻意向。
借力“北改”:催生新业态新形态
新业态:瞄准高端,重点打造建筑装潢、金属材料、五金机电、酒店用品、商用车及零部件五大类市场集群;
新形态:打造大型商品市场集群、北部新城商贸中心,力促成都北部城市形态现代化、国际化。
作为成都市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青白江清楚地知道,“北改”是机遇,青白江誓要牢牢抓住这根撬动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杠杆,竞飞赶超。按照“功能集聚,差异发展”的原则,整合资源、合理规划,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走差异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道路,重点打造建筑装潢、金属材料、五金机电、酒店用品、商用车及零部件五大类市场集群。截至目前,已相继引进市场项目32个,其中冶金建材市场7个,五金机电市场4个,汽车配件市场2个,建筑装潢市场4个,石材市场2个,酒店用品市场2个,农副产品市场5个,服装市场1个,综合性市场5个。该区现有商品市场的总建筑面积已达到城北同类市场的5倍,承接空间充足。业内纷纷表示,这是对青白江区物流、商贸产业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是成都市城市形态和城市业态同步优化的具体表现。
借力“北改”,按照青白江区打造“双千亿产业城”的发展目标,该区商贸服务业还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围绕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的巨大优势,该区将完成两站两园一区建设,健全物流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力争到2015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物流企业达到5家,超过50亿元大型物流企业2家;推动总投资50亿元的大港陶瓷建材城、总投资40亿元的万贯国际五金机电配送大市场、总投资14.6亿元的华川银地国际建材城、投资5亿元的西部旗舰建材市场等22个重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步伐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构筑商贸市场流通体系;以发展大型商超业态和酒店项目为重点,优化提升商业业态,加快总投资11亿元的英祥(家乐福)大型商业购物广场、茂文星级酒店、总投资15亿元的成都新莲花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步伐,打造北部新城商贸中心。预计到2016年,青白江区将成为西南最大的建材、机电商品集散基地和成都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动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