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发挥优势 干出特色 做大总量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3-01-25 浏览数: 标签: 发挥优势 干出特色 做大总量

  站在新的起点,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砥砺奋进、再开新局—

 

  日前,远成集团西部物流中心项目,在遂宁市船山区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开工建设。总投资80亿的项目,从洽谈到正式开工仅用时2个月,而从签约到破土还不到40天。

 

  隆冬雾霾里的项目“开门红”,带人领略最新的“遂宁速率”。

 

  来自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管委会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园区实现社会物流交易额60亿元,吸引投资135亿元,并成功创建为科技部“遂宁国家现代服务业物流产业化基地”、四川省首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极目前瞻,才能继续领跑。“2013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项目不低于15个,新竣工投产项目不低于10个,社会物流交易额突破100亿!”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新年开新局。

 

  发挥优势

 

  变几何中心为经济中心

 

  1月18日,遂宁市举行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会。在考察过程中感受了一把当地“自然形成的绕城高速”后,来自长三角的80余名企业家,在讨论和发言时,都绕不开这样一个词:交通区位优势。

 

  对于这个优势,位于遂宁市主城区的船山区,以及中国西部物流港,自然最有体会。

 

  在交通地图上,物流港与成都、重庆等距离144公里,位于成渝经济区中心,向东通过沪汉蓉连接长三角,向南连接渝贵滇穗,直达珠三角和东南亚,向北通过西安贯通京津冀所在的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可经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直达欧洲。以园区为中心的1.5小时经济圈内,覆盖了成渝两特大城市在内的37座城市,辐射人口达到1.14亿。优势还不止于此。

 

  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仅去年一年,遂宁就拿下了“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两张国际级城市名片。行政效能建设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

 

  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一份最新的调研报告显示:当地劳动力成本比成渝地区低25%,比沿海地区低50%。

 

  但这些区位、环境、成本优势,并不直接等于发展优势,正如几何中心,并不天然成为经济中心。乘交通之势,发展通道经济。船山区把选准产业,作为转化和发挥优势的关键。

 

  1月17日,遂宁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上,提出了包括“产业壮大”计划在内的“六大兴市计划”。其中物流、商贸等物流港的主导产业,都位居“培育壮大”之列。

 

  干出特色

 

  在成渝两极之间错位竞争

 

  身处成渝节点,既有接受辐射的优势,也有被极化的风险——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向成渝两极流动。在船山区委决策层看来,当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时,当务之急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这一点上,最早一批来到物流港的西部药都,感受颇深。“成渝两地工商业发达,但在药品乃至整个商贸物流开发上还相对滞后,这让我们企业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基于此,公司投资3.7亿元,带来沿海的先进经验,在这里打造集科研、医药商品展示、仓储、配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

 

  依托发展优势,以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电子商务、金融信息及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物流港主导产业定位清晰。

 

  抓住“配套成渝”的牛鼻子,物流港引进了被称为“川版华南城”的健坤国际商贸物流城,以及为惠普、戴尔、苹果等国内外知名IT巨头进行包装配套的立华新进公司。

 

  而最近入驻的远成集团西部物流中心项目,则以投资体量大、品牌效应好、经济效益优的特点,成为物流港,乃至船山区下一阶段招大引强的新标杆。“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增强区域物流服务能力,促进遂宁产业快速集聚发展。”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辉龙如是说。

 

  突出一个“特”字,2013年园区将围绕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实行平台招商策略,重点引进行业龙头型、产业旗舰型的大型加工制造企业,形成与健坤国际商贸城、远成物流中心、铁路物流园、汽车物流产业园“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做大总量

 

  从产业优势到规模优势

 

  自2008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物流港共引进平台项目57个,吸引投资362亿元,在建项目27个,竣工营运项目30个,成功创建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品牌。

 

  从荒山到全区经济发展引擎,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巨变,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船山区委、区政府仍然清醒地看到不足:要素保障和基础配套还有待加强;离千亿物流园区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寻求从产业优势到规模优势的跨越,成为摆在物流港面前的新课题。

 

  做大总量,首先要求提升规划。物流港将按照“产业集群、资源集约、产城互动、功能互补”的原则,科学编制40平方公里拓展区规划,加快完成20平方公里核心区控规调整;推进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统一、项目规划与园区规划相统一,建成风格独特、宜居宜业的物流新城和精品园区。

 

  做大总量,需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物流港对市属重点项目,每周召开周例会、每月召开项目调度会、企业家座谈会,由项目单位提出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涉及单位一把手现场拿出处理意见,当场明确责任单位、解决时限,全程记录录像,效能部门全程追踪问效。

 

  做大总量,离不开政策要素保障。继续巩固项目“绿色”审批通道,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确保项目“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蓝图既绘,号角劲吹。到今年底,物流港将力争建成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社会物流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到2015年底,建成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社会物流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到2020年底,建成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建成社会物流交易额达1000亿元的国家级现代物流园区。

分享到:
上一篇:成绵乐客专铺轨完成60% 预计年底通车 下一篇:春运明日启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