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发布2012年度全省市场主体发展状况报告。据悉,2012年,全省市场主体户数突破300万户,注册资本(出资金额)逼近2.5万亿元,户数、资金均呈现逆势双增长。截至2012年底,我省共有公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含分支机构)316.28万户,户数位居全国第五;注册资本(出资金额)达24865.73亿元,位居全国第十。我省市场主体规模正逐渐扩大,实力逐步增强。从市场主体区域分布情况看,成都“首位城市”优势突出。
据悉,今年我省将积极实施市场主体分类服务工程,为一般市场主体(不需前置许可)扫除路障、敞开大门,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我省市场主体总量提升;对特殊市场主体(需前置许可)严格依法把关,保障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我省今年还将分类服务市场主体,结合“红盾春雷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的深入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我省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快
根据报告发布内容,2012年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6.45万户,注册资本(出资金额)2966.51亿元,新登记户数和资金均为历年最高。除外资企业新设户数、资金同比下降外,其余各类型市场主体新设户数、资金均为双增长。个私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含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对增量贡献最大,分别占新增户数总量的97.6%和新增注册资本(出资金额)总量的59.0%。
截至2012年底,我省共有企业60.94万户,注册资本(金)23526.60亿元;共有个体工商户252.62万户、资金数额898.09亿元,户数、资金分列全国第四和第八位;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72万户、出资总额441.04亿元,户数、资金分列全国第十一和第八位。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在2012年五类市场主体户数、资金同比增幅榜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市场主体发展。
民间资本成推动行业发展主力
五年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异军突起和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我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均上升,领先于第二产业发展。个私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在第一产业具有绝对优势,其户数占第一产业总户数的94.3%,资金占第一产业的79.7%。
从行业发展情况看,民间资本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生活性服务业拥有最庞大的市场主体,占市场主体总户数的78.5%;生产性服务业拥有最强大的资金实力,占市场主体总资金的35.6%;农、林、牧、渔业拥有最快的发展速度,户数同比增长率为22.5%,资金同比增长率为33.5%。而生活性服务业户数前三甲为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同样也是所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户数的头三名。
7个行业注册资本超千亿
2012年,我省注册资本(出资金额)超1000亿元的行业共有7个,共占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出资金额)总量的80.5%,按排名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金融业同比增加247.86亿元,首次进入千亿元行列。
2012年,在农、林、牧、渔业,工业和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增量首次全面超越公有企业。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14个行业门类中,私营企业资金增量均高于公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