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发生7.0级地震,雅安市运管处立即成立了以吕显光处长为组织的4.20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下设道路应急运输保障小组、机动车维修保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信息保障小组,分别由各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将处各科室人员分别编入各小组,立即启动道路应急运输预案,在吕显光处长的动员下,各小组迅速召集人员,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确保第一时间组织客车、货车,抢险救灾,争分夺秒,在大家心目中,都知道多抢一分钟,就多救一条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各小组每个组员,都顾不了自家的受损情况,顾不了亲人是否平安,冒着无数次余震的危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各自的工作,声音嘶哑了,耳朵轰轰直响,饿了只能吃点干粮,疲了只能在车上打过盹,拖着疲惫的身体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上,因为他们知道,重灾区的群众更需要救援帮助。
运输保障是抢险救灾抢时间的关键,作为运输保障组组长杜建平副处长刚从芦山灾区赶回雅安,就迅速将运输保障组分为二个小组,自己带领成员代德康、李晓国、卢曦第一时间进驻华峰物流配送中心雅安市芦山县4.20救灾物资接收处,24小时坚守在现场,紧紧组织货运车辆运送救灾物资。另一小组由客货科陈勇科长带领成员杨东彤、代静前往西门车站组织客车,第一时间运送武警官兵和抢险救灾人员赶往救灾现场。雨城、名山等各区县运管所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客货运输车辆,所长带队开道护送客货车辆到灾区。共产党员处客货科科长陈勇在地震中右脚负伤,造成线性骨折,仍每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带领成员杨东彤、代静,忙碌于客运车辆的组织调集,收集客运车站受损情况和客货运输组织调集的统计。
后勤保障组和机动维修组是客货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组长李铭副处长带领成员叶钢、陈华、李镭等,并抽调雨城、名山运政人员,采取编队运行,由运政执法车开道,为运送抢险救灾人员和灾区群众客车开道护送到芦山。确保了每个编队每辆车辆的安全运送和畅通。同时李铭副处长和处维修科郎维平科长也立即赶到亨通等汽车修理厂,具体落实在雨城至芦山设立机动车维修保障点,安排车辆维修技术人员和维修施救车辆,及时施救在抢险救灾中抛锚的救灾车辆,确保生命线线的畅通。
信息保障的三位年轻女运政人员处办公室主任黄绪,李燕虹,王秋,在余震不断的危险情况下,坚守在办公室,收集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及时上报抗震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每天都坚守岗位到很晚。
年青的共产党员安全稽查科科长陈华,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陪同领导赶往芦山灾区,组织车辆运送受伤的群众。返回后又以多年从事安全工作职业的敏感性,立即起草下发了抗震救灾期间道路运输安全的紧急通知,对选派抢险救灾的客货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等措施作了具体安排布置,确保抢险救灾的车辆的安全运输,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代静,李燕虹是两年刚招录的大学毕业生,刚参加工作不久,工作还不是很熟悉就投入到这次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作为一名刚转正的共产党员代静负责客货运输,车辆的组织调集,收集整理上报调集每辆车运行情况,电话是一个接着一个打,车辆一辆一辆落实,跑上跑下,忙过不停。李燕虹是去年刚招录到我处工作,负责抗震救灾工作情况信息收集整理上报,枯燥、繁琐的文字工作,加之身体不适,每天都要按时收集情况,进行整理编排,将灾情和抢险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和数据以及抗震救灾中的亮点等信息及时上报到上级部门,确保上级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道路应急运输保障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