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占地50平方米10层楼高的立体车库可停50辆小车
7月24日,记者从成都市建委获悉,即日起至8月15日,该市将对中心城区二环路以内老旧居住区停车位“大摸底”,首次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全面搜集相关区域群众住户的意见,并以此为依据科学选址,计划今年先行试点建设一批立体停车塔(库),缓解老旧居住区停车难问题。
本次摸底的范围是二环路内老旧居住片区、商业繁华区域和公共服务行业,其中老旧居住片区是重中之重。各区政府将牵头负责所属区域内的立体停车塔(库)选址工作,要求用地不影响城市景观、符合城市交通组织,地块面积一般不小于300平方米。
“二环路内有大量修建时间较早的居住区,当时没有规划停车位或规划标准较滞后,这些地方的群众停车十分困难。”成都市建委公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摸底将以各社区为基本单位,全面调查梳理群众停车矛盾较突出的点位和区域,听取群众关于“建不建、在哪里建、建多少”等问题的意见,再会同各区建设、规划、国土、城管等单位进行筛选和论证,选址点位也将进行公示,征得群众的同意后才建设。立体停车塔(库)将是什么样子?小汽车到达停车楼入口,驾驶员根据提示刷卡并将车辆停入升降电梯,随后小汽车将被送到楼上指定车位停放。与传统的停车场不同,立体停车塔(库)着重“纵向”发展,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且环保无噪音等特点,尤其适合用地空间资源匮乏的老旧居住区。
根据测算,一个占地50平方米、高40米、约等于10层楼的立体停车塔(库),可停放50辆小汽车,而传统停车场则至少需要900平方米;立体停车塔(库)内部主要为钢结构,每个车位的造价为2万-7万元,而传统停车位的建设成本为每个8万-15万元。
“初步考虑,将主要利用老旧居住小区附近的公共绿地,由政府投资修建,收费政策将主要考虑公益性。”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正在研究立体停车塔(库)投资、土地供应、规划、产权、收费等配套细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共同办好这项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