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新型城镇化战略体系及规划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聚焦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近100家国内知名房企、专家等出席,围绕“见证:二十年四川城镇化发展别径”与“共论发展:解密四川城镇化之机”两大主题展开讨论。
“关于四川城镇化的问题,就是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产业要城镇化、金融要城镇化、财产要城镇化、生态要城镇化、大城市要小城镇化、服务要城镇化、农村要城镇化。”中共中央政研室经济局长李连仲在演讲中一连阐述八个方面来破解四川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道。
来自四川省住建厅的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2年五年间,四川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看,四川城镇化进程仍然滞后,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也落后于四川工业化水平。
“四川的城镇化脚步必须加快。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不但要加速,还要提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兵弟认为,四川在整个中国的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中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提出的“中国发展的钻石理论”中显示,四川成都作为一个点,一个极带动了整个西南部的发展。
“城镇化趋势是一个庞大的体统工程,从建设方式转变来突破,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抓手来突破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认为,四川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应在这个时间积极转型,推进住宅产业化,才能保证市场竞争力。“我们希望在四川这样一个宝地,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方,能够把绿建,包括各种住宅有机结合起来。”
对此,蓝光地产成都公司总经理程耀贵也表示赞同,他说,城镇化首先是产业,产业的城镇化才是第一位。比如,农民到城里买房后,房产开发商要怎么针对这个群体,生产制造出最适合他们需要的个性化的产品,来满足生老病死,在这个过程当中的需求,对企业来说是最大的挑战部分。
形成布局合理城镇体系
四川每年将建100个特色小镇
据了解,本次活动在四川召开有深层次的意义与背景,四川省政府在今年5月连续推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组合拳”。依照规划和政策,今年四川省城镇化率的目标要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城镇人口150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新增二、三产业就业岗位150万个。
此外,记者获悉,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2013年将为农民工提供3万套以上公共租赁住房。同时,将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城市新区建设纳入四川省政府今年六项重点工作。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近日举行的C21(2013)圆桌对话上,省住建厅副厅长田文说,小城镇位于农村中心、城市边沿,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他提到,2013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城带乡、城乡一体”,要“形成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全省城镇体系”,同时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为农民低成本就近转移创造条件”。
面对四川省就推进小城镇建设释放的积极信号,田文表示,为落实省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治蜀兴川新思路,四川省正在加快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未来,每年还将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这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田文表示,城镇的发展在于发挥优势,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特色。所以今后规划应当因地制宜,在乡镇体系布局、建筑风格风貌、配套服务功能、优势产业等方面形成各具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