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集中全国优势力量助推攀西战略开发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3-09-16 浏览数:

  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近日捷报频传。8月底,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试验区建设规划(2013-2017年)和支持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意见。也就在这时,全国政协调研组来川专题调研试验区建设。通过实地考察,大家认为,攀西战略资源乃国家战略之需,应当高层面协调领导机制,打破地域和部门限制,集中全国优势力量共同攻关,助推攀西战略开发。

 

  现状

 

  技术存在瓶颈 产业进步较慢

 

  一架第三代先进战斗机需用钛8吨,一架大型运输机需用钒20多吨。在攀钢钛产业展厅,调研组一行了解了钛作为稀缺军工材料的重要战略意义。此外,钒钛还多用于海洋工程、新能源、化工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然而,经过近50年的开发,试验区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和重要战略意义远未得到体现,钛利用率仅为17.5%,甚至一些优质钛材尚需进口。开发体制不活、资源开发政策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等,都制约了资源的利用。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还在于重大科技攻关还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当地汇报,虽然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落户攀西,但缺少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由于缺乏关键技术,在凉山,全州107家钒钛、稀土企业中,101家是资源开采和初级原料加工企业,整个产业仍然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攀西钒钛磁铁矿共伴生金属品种多,储量大但品位低,易采但难选、难冶、难分离,国外虽然技术先进,但对该类矿床没有研究需求,自主创新任务艰巨。”全国政协委员、攀研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朝晖忧心地说:“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步子还是太小了。”

 

  此外调研显示,钒钛产业人才结构形态呈“倒T型”,即以初级职称、大专以下学历人员为主体,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才队伍,已刻不容缓。

 

  建议

 

  打破门第区域 整合力量攻关

 

  “攀西蕴藏的是国家必须、急需的战略资源,必然要举国家之力推动。”调研组认为。

 

  调研组在重钢西昌矿业公司调研时获悉,该公司正在研究和启动钒钛磁铁矿竖炉直接还原-电炉熔分非高炉冶炼项目,与传统的“高炉-转炉”相比,钛的综合利用率将从现在的不足20%提高到55%以上,如果项目成功,可以极大缓解国内钛原料紧缺局面。

 

  调研中,攀西地区一些民营企业在钒钛利用和产品研发领域小步快跑,让调研组成员很受鼓舞。“举全国之力开展重大技术攻关,需要打破地域和部门限制,集中国内优势力量开展充分合作,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作用,尽快突破钒钛等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产品高端、产业高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彭小枫认为,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必须开拓眼界,加强信息收集和技术合作,“自己关门搞是走不通的。”“除了期待国家顶层设计的制度支持,现阶段四川一定不能等待,要打好国家级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争取科研资金。”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国宝建议,国家科协、财政、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都有科技经费项目,四川只要出好“题目”,就可能获得很大支持。

 

  “创新要两条腿走路,不仅在钒钛和稀有金属的难选难冶等问题上下功夫,还要在资源利用应用上下功夫,不断开拓新产品,形成市场需求倒逼引领资源开发。”彭小枫解释说,比如钒电池的研发,如果达到了实用阶段,钒在国家战略中的身价就提升了。

分享到:
上一篇:亚丁机场今日正式通航 成都到“稻城”2天车程缩至65分钟 下一篇:抓紧制定规划项目的实施计划 加快推进整个恢复重建工作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