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明年的订单都排满了,有些订单甚至考虑过外包出去。”近日,四川物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廷元告诉记者,该公司研发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目前正供不应求。
信息化可降低物流成本
就在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召开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他指出,总体看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物流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突出。对此,汪洋要求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其中包括“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扶持建设一批物流信息平台”。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物流信息化在传统产业的供应链体系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所谓物流信息化,是指为了更好地提升物流业务水平,为企业规模化、网络化经营提供必要支持而进行的,以信息技术整合为核心内容的工作。它最为业内人士看重的优点在于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物流产业信息化可以减少50%的货车空驶,减少25%的库存损失,同时也减少碳排放10%,对行业经济贡献增长20%左右。
蓉企深耕物流信息化
虽然物流信息化的概念被提出多年,但由于信息平台建设的投资长远、收效慢,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信息平台建设上,这无疑拖慢了信息建设的步伐。
希望出现更好的商业模式
凭借商贸和制造等产业优势,成都已成为西部重要的物流聚散地。“巨大的物流产业规模将催生物流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变革。”西南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副院长章雪岩认为,供应链一体化将成为趋势,从传统的关注物流操作转型全供应链方案解决,信息化的管理整合将成为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关键。
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好的商业模式,导致物流企业投资难、软件企业盈利难,物流信息化正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都知道其重要性,但是用的却不尽如人意。“现在一些科技企业也在从事物流信息化建设,但往往是重技术开发,轻业务应用,难以提供深入的个性化服务。”成都市物流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化物流信息建设公司出现,能出现更多更好的应用和模式,支撑物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