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32个服务业集聚区 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占据20席
来源:四川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3-11-29 浏览数: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昨日,《成都市服务业集聚区规划(2012—2020)》正式对外发布实施。根据该《规划》,成都市将构建包括“双核、十一副、十九片”在内的32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并将集聚区作为成都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的主阵地,力争2016年前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2015年成都市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集聚区构建

 

  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主阵地

 

  据悉,按照市委、市政府促进服务业尽快倍增,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和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要求,去年起,市商务局联合发改委、规划和国土部门专题考察并借鉴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启动了新一轮集聚区规划的修编。修编以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府新区建设总体规划等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发展重点,按照“产城一体、四态合一”的理念,采取自下而上、专家评议、部门会审、综合平衡的方式,确定了32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同时,依据现有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定位、服务半径等基础指标,合理规划了各集聚区空间范围和主体功能,将集聚区作为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的主阵地,着力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业态高端复合、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集聚区产业发展体系,力争2016年前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2015年成都市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2016—2020年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20年成都市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

 

  空间布局

 

  突出两大核心覆盖全域成都

 

  记者看到,32个集聚区将形成“双核、十一副、十九片”的空间布局。其中,“双核”包括城市核心集聚区(由春熙路、东大街、人民南路沿线、骡马市片区组成)和秦皇寺集聚区。“十一副”包括北部新城、金沙、红牌楼、新成华大道、大源、金融城、犀浦、皇冠湖、北部商城、城厢和涌泉11个城市副中心级集聚区。“十九片区”包括荷花池、金府、西部新城、新南天地、东客站、熊猫大道、武兴、东部新城、西河、祥福、弥牟、新繁、永宁、航空港、德源、青城山、致和、拱辰和普兴19个城市片区级集聚区。

 

  “32个集聚区中,中心城区15个,天府新区5个,二圈层其他区(市)县8个,三圈层4个,既突出了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核’地位,又体现了圈层融合、三产联动、‘两化’互动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据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介绍,本次规划修编按照“双核集聚、产城一体、一区一特色”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依托各个集聚区产业基础,以商务楼宇和城市综合体为主要载体,以轨道交通节点和交通枢纽为核心区域,以商务服务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业、文化旅游业、电子商务、健康产业、口岸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具体来说,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以总部经济为特色,承担金融和商务服务等高端业态发展功能,重点提升产业能级和国际化水平,主要打造具有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效益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副中心集聚区结合“中调”“北改”和卫星城建设,分担城市功能特别是生产性服务功能,按照各自区域的区位优势布局高端服务业;片区级集聚区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实施,重点发展具有区域和资源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其中远郊区以旅游带动和工农业现代化为特色开展集聚区建设试点。

 

  三个“70%”

 

  提升集聚区产业承载能力

 

  张金泉表示,为推动《规划》落地,成都市将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建设管理和政策引导,确保集聚区高水平建设、高端化发展。

 

  首先是新建项目实行强制性规划指标约束,落实三个“70%”硬性保障措施提升集聚区产业承载能力,即集聚区内产业用地比例不小于总面积70%;集聚区内原则上不新增住宅用地,集聚区内服务业重大项目中非商业面积不小于总建筑面积的70%;项目建成后,业主整体持有物业比例不小于建筑面积的70%。

 

  第二是要提升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规划、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政务大厅进集聚区和政务服务进楼宇的“双进工程”,为集聚区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规范、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第三是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落地评审机制。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约束性指标,建立项目落地评审机制,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提升集聚区产业能级。

 

  第四是要完善集聚区建设促进政策。市政府对集聚区建设及高端产业发展将给予重点政策支持,对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重点倾斜。集聚区所在区(市)县政府还将制定专项支持政策,设立专项支持资金,给予重点扶持。

 

  最后是要建立集聚区年度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对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建设、商务楼宇入驻率、竣工商业设施投运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发展效果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纳入所在区(市)县年度目标考核,形成共同推动集聚区领先发展的合力。

 

  空间布局

 

  双核——包括城市核心集聚区(由春熙路、东大街、人民南路沿线、骡马市片区组成)和秦皇寺集聚区。

 

  十一副——包括北部新城、金沙、红牌楼、新成华大道、大源、金融城、犀浦、皇冠湖、北部商城、城厢和涌泉11个城市副中心级集聚区。

 

  十九片区——包括荷花池、金府、西部新城、新南天地、东客站、熊猫大道、武兴、东部新城、西河、祥福、弥牟、新繁、永宁、航空港、德源、青城山、致和、拱辰和普兴19个城市片区级集聚区。

 

  产业布局

 

  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以总部经济为特色,承担金融和商务服务等高端业态发展功能,主要打造具有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效益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副中心集聚区——结合“中调”“北改”和卫星城建设,分担城市功能特别是生产性服务功能,按照各自区域的区位优势布局高端服务业。

 

  片区级集聚区——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实施,重点发展具有区域和资源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其中远郊区以旅游带动和工农业现代化为特色开展集聚区建设试点。

 

  阶段目标

 

  力争2016年前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2015年成都市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2016—2020年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20年成都市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

分享到:
上一篇:“服役”十多年 泸州百子图片区道路将迎来升级 下一篇:盛泰物流中心落户四川金恒德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