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时间,双流县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排名由33位跃升为第9。
与其他评价体系的标准所不同的是,这一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不是唯GDP论英雄,而是更看中城市的科学发展,旨在通过树立科学发展的典型城市,让双流发挥榜样力量,引导更多中小城市践行科学发展的道路。
围绕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价指标体系,记者连续两天走进双流城乡,对“双流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十名”予以解读。关键指标经济发展
“2012年,双流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五大兴市战略’,按照‘跳起冲高、高位求进、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大力实施‘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9.07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7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排名跃升到第18位,入选2012中国县(市)级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创新驱动
小流片瞄准国际大市场
穿上从头裹到脚的防尘服和橡胶手套、口罩、鞋套,经过一道风门全面除尘后,才能进到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飞阳)最核心的流片车间。车间的“平面光波导芯片工程化平台”,今年在省经信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会上,中科院专家赞其“填补了国内空白”。
“流片属平面光波导芯片生产的关键环节,这一技术过去一直掌握在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同行手里。”飞阳公司创始人李朝阳说,国内的科研机构、企业要流片,需要报送国外,整个工程下来要花大半年时间。现在,飞阳掌握了这一核心技术,能提供全程一站式的服务,只需要2-3星期就可以完成流片,且价格比国外更优惠。
李朝阳是“千人计划”从美国引进到双流的专家,他开创了用半导体工艺做集成器件的方法,产品既好又小还便宜,很快占领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他还利用在国外时积累的资源,更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李朝阳的成功,是近年来双流县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政、金”融合的成果之一。
天府新区
高端产业聚集发展后劲
9月18日,在西航港的一片工地上,双流县县长周先毅宣布:天府新区19个工业项目正式动工。
这次集中动工的协议总投资130.5亿元,动工项目涵盖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及创新研发五大产业集群。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42.8亿元,年销售收入129亿元,年税收7.8亿元。
“从脚下这片土地出发,12分钟可抵达机场,25分钟就可以到达天府广场。”扬子江药业集团总经理蓝海说,去年10月,集团与双流县政府签约,投资15亿元在西航港经开区建设扬子江药业集团西南总部基地,项目全面建成投资五年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以上。
扬子江的项目只是其中之一,充满活力的双流县,已聚集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144个,总投资额超过1100亿元,为县域经济保持加快发展、领先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近年来,双流县始终坚持以产立城、产城融合,着力高端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驱动和重大项目支撑,一大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投运,产业倍增动力和吸聚能力大幅提高,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支撑。
关键指标 社会进步
“我们始终牢记双流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和天府新区建设核心区的重大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加大投入、建好‘新区’,群众殷实、实现和谐”的基本取向。2012年,双流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605元,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2元,增长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