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元与世界的距离有多远?
11月15日至18日,地处川陕甘结合部的广元,因为举办第六届中国(广元)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又一次汇集了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当中交会首次从经济发达的东部“移师”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剑门蜀道、女皇故里”—广元交出了一组夺目地数据。
参展企业352家,设置展位447个,其中境外参展企业和产品占20%以上,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76家企业参展。
会期,展场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展览展示实现贸易成交额2503.5万元,其中现货成交额1301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中交会拉动餐饮、物流和旅游等相关产业实现收入6500万元以上,会展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达到1:6。
会期各项专项活动精彩纷呈,“2013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演讲,会场爆满,能坐200人的会议室容纳了近300人;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市内外13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
在全程参与、具体负责中交会各项筹备工作的市贸促会会长何永通看来,中交会能取得展览展示、合作论坛等配套活动精彩纷呈、参展产品“既叫好又叫座”的成绩绝非偶然。
基于参与历届西博会、举办广元女儿节取得成功的经验,广元在举办中交会中,坚持“拿来主义”与广元实际相结合,突出在“深”、“细”、“实”上做足工作。
认识的深浅,决定工作认真的程度。怎样才能将中交会办好?对于首次承办国际性展会的广元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针对这一情况,市委书记马华认为,举办中交会对于广元市进一步提高广元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要集中精力,切实抓好各项筹备工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菲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协作,确保本届中交会办好、办出特色、办出成果,依托这个平台,学习经验,推销产品,展示形象。
为此,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务实、热烈、简朴、安全”要求,努力把中交会“办出特色、办出成果、办出影响”。
工作的粗细,决定工作效果的好坏。根据马华、王菲对会议筹备工作的要求,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周键,副市长冯安富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第六届中交会筹备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对关键环节、重要细节检查指导,督办落实。
“落实无小事,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市贸促会副会长刘振川说,仅《第六届中国(广元)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总体方案》就先后修改15次,真正把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工作责任人、每一个操作细节。
中交会的务实,不是简单的就会办会,而是围绕“合作交流,共谋发展”主题配套了一系列活动。
2013中国(广元)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紧扣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契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深层次探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路径。
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上,省内外及市内的9家中小企业推介10项新产品新技术,搭建起成果展示、技术推广、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市场开拓、资本对接的综合平台。
然而,中交会留给我们的还不只是这些。
借助中交会经贸交流平台,经过市级相关部门的“穿针引线”,市内的一些中小企业也收获颇丰。其中,美好家园、摩尔天成等超市与上海嘉士达鞋业、江苏宜兴陶瓷、苍溪红心猕猴桃果王等系列产品进行洽谈,形成代理意向;鑫钰珠宝、永隆百货与巴基斯坦沙哈巴玉石厂达成合作意向。
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统筹组织得当有力,筹备工作细之又细,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中交会办出的是“广元效率”,彰显的是“广元精神”。
开放,合作,创新,发展!共办,共享,共赢!
“第六届中交会落户广元,给海内外中小企业走入四川,四川中小企业走向世界带来了发展的良机。”这是副省长甘霖出席中交会开幕式时给予的高度评价。而我们也相信,随着“一枢纽三中心”的加快建成,开放的广元也会牢牢把握走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