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1年宜宾率先在川南城市群中GDP超千亿元后,泸州、内江和自贡相继跨入千亿俱乐部。
破千亿,川南四市既有共同路径,也有个性特征。
川南四市如何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再出发,川南四市已在路上。
竞合中,川南崛起
川南四市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结合部,产业、资源、基础条件相似。“四弟兄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一市主要领导这样说明四市发展的关系。
宜宾、泸州均有酒业。宜宾办酒圣节,泸州开酒博会。两市共享节会经验,在合作中竞争。白酒产业一马当先,成为支撑这两个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的“公开武器”。
自贡逆风冲千亿,技术创新是动力。创新让华西能源公司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创新也让自贡目前惟一的百亿企业东方锅炉公司逆势增长。
而内江,支撑发展的是项目投资。去年是内江的项目突破年,每季度举行一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1%,是近20年最好的一年。
错位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同质化,体量小,都面临转型升级压力,这是川南四市不容回避的现实。
1月初,川南经济区座谈会召开。川南四市主要领导表示,要加强沟通会商,优化产业布局,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错位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川南风生水起。
面对酒业深度调整,泸州、宜宾坚定不移支持酒业发展。“高端调整,中端发力,低端提升”成为宜泸两市酒业发展的基调。
加快机械制造高端化步伐,推进盐业向深加工、盐化工向精细化工延伸,以创新领跑新一轮发展,自贡今年的产业主营收入瞄准1100亿元。
依托五大产业基地,抓好产业链延伸整合,内江做大做强冶金建材、机械汽配、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力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
自贡、泸州都不约而同定位发展现代医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今年自贡定位“产业促进年”、泸州定位“产业发展突破年”,名称虽不一样,但目标均一致:让产业成为翻番的支撑。
突出投资拉动,推动共建共享
2011年,大投资、大项目成为宜宾率先进入千亿俱乐部的引擎。乘势而上,宜宾将继续抓住这个牛鼻子。
同样的战略,到2016年,泸州储备了29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今年,自贡将推进253个重大项目,内江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锁定16%。
立足区域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构建川南城际半小时交通网络,川南四市已联手上路。
日前,由自贡、内江、宜宾三市联合编制的《内自宜城际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该项目预计最快年内开工,力争2018年竣工,届时内江到宜宾只需半小时。
省政府参事、四川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邓玲看来,川南城际半小时交通网络建设将使此片区成为继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之后的长江流域“第五个大城市。”
翻开川南四市地图,四市好似一张弓:内宜高速如弦,隆纳与宜泸高速边接成弓;成泸高速似箭,箭头直指东方。处于长江经济带和南丝绸之路叠加区的川南箭在弦上,川南一张弓,四川新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