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川滇黔共建长江源头物流中心 宜宾将成枢纽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4-03-18 浏览数:

  日前,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宜宾市政府、国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流域经济和政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组协办的“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川滇黔三省八市州共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宜宾市、泸州市、乐山市、攀枝花市、凉山州、昭通市、六盘水市、毕节市等八个市州的领导在论坛上畅所欲言,探讨如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共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促进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中国的新支撑带。

 

  通过论证,相关专家认为:四川宜宾具备建设长江源头中转型港口条件。

 

  航运物流中心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解洪说,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的建设是“延伸长江经济带之长,拓展长江经济带之宽,增加长江经济带之厚”。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8个省2个直辖市。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上说,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意义在于,构筑和延长了经济通道,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介绍,随着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推进,宜宾到攀枝花可以全面实现通航,长江经济带可以向西延伸800多公里。这将大大有利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与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有机衔接。

 

  除此之外,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有利于攀西—六盘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四川的川南、攀西、梁山州以及云南昭通、贵州六盘水等是我国钢铁、钒钛、稀土、煤炭、有色金属的富集区。

 

  从省域层面来看,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有利于建设西部交通枢纽,有利于西部提升开放水平,有利于三省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布局优化,还有利于乌蒙山区和凉山彝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宜宾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条件得天独厚

 

  经过多年的发展,宜宾市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川滇黔结合部第一位,特大城市建设骨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宜宾港口群已经非常明晰,宜宾已经具备建设长江上游中转型港口的条件和基础,是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最理想的依托城市。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在谈到长江发展的十二字方针“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时告诉记者,“宜宾要抓住机遇,鼓励企业到沿江进行产业布局,真正地延伸上游。”

 

  徐进认为,宜宾港的优势在于:一是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宜宾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攀西—六盘水地区进入长江的“黄金水道”,是四川出川“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

 

  二是宜宾立体综合交通互联配套。宜宾将紧紧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交通核心项目的建设。

 

  三是宜宾拥有长江上游最好的岸线资源。宜宾水运资源丰富,拥有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条高等级航道和十九条其他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963.3公里。按照规划,未来在宜宾,可以感受到海港的气势。

 

  四是宜宾拥有国家级临港经济开发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99.2平方公里,是川滇黔结合部唯一的以“临港”命名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四川省规划定位的新兴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五是宜宾具备建设长江上游中转型港口条件。宜宾地处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汇合”处,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

 

  林凌教授在谈到宜宾未来发展时说,“宜宾的建设应该坚持开放的理念、共建的理念和服务的理念。”相信宜宾港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科学的规划理念,宜宾成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指日可待。

 

  在本次论坛上,川滇黔省市领导和行业专家学者都做了主题发言,对建设长江源头物流中心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也对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做出了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司副巡视员肖渭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区域规划处处长周毅仁、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副所长魏后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所副所长谷树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林凌、交通运输部长航局副局长魏志刚、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办主任姜兆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等国家、省、市领导和学者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

分享到:
上一篇:不断发展壮大的成都市物流协会 下一篇:2013成都物流行业诚信总评榜正式发榜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