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一载体三支撑 科技引领内江创新发展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时间:2014-09-24 浏览数: 标签: 科技,内江,创新

 

  美丽新内江

 

 

  隆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在这秋高气爽时节,内江将迎来一场规模空前的“科技盛宴”。9月24日至25日,由四川省科技厅、内江市人民政府、自贡市人民政府、泸州市人民政府、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4川南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暨科技金融对接推进会”,届时将在内江举行。

 

  此次盛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促进转型。

 

  而作为正处于老工业基地转型期的内江,怎么办?在内江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上,内江作出部署:从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以自觉创新为理念,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重点,让科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起到引领作用。从而,加快推动内江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内江如何做?

 

  自2014年2月以来,内江市委、市政府在“建载体、办活动”上发力。从今年起,启动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确保3年内创建成功;力争到2017年,将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家,累计新转化科技成果300项。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将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一个载体

 

  高新区按照“一区三园”组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部署。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去年10月,省委再次提出,要力争在川南、德阳、绵阳等具备条件的地区新布局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园区。

 

  而在2013年,内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3.2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9%,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针对“市情”,并贯彻落实省委精神,今年2月初,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在内江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培育、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四大工程”,必须把创新理念作为一种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先行先试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破除封闭保守、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等观念的束缚,要把改革、创新、开放理念贯穿全市所有工作中。

 

  方向明确,立马“启航”。

 

  彭宇行带队,前往兄弟城市,进车间,看产品,问市场,努力寻求一条适合内江经济发展之路;

 

  内江市招商局彻底改变以往招商格局,从招商,变选商,招新引优,实施高新产业引进攻坚战。

 

  由此,在全市538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430万内江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要转型,得找准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答案”只有一个:建设高新区。

 

  因为内江是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建设的百万人口特大城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特大城市,需要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两轮驱动,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2014年5月12日,内江市高新区正式挂牌成立,目标定位在创建西部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

 

  高新区按照“一区三园”方式组建,分别由白马园区、高桥园区和隆昌园区组成,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分布于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县三个行政辖区,居中国第三大人口密集区、中国西部最大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中心,境内6条铁路、8条高速公路将高新区与以内江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的12座特大、中型城市,5座机场,3大港口,2亿人口紧密相连。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高新区的建设已取得巨大进展:

 

  ——白马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力争建成“川南硅谷”。园区规划面积达3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300亩的高新区孵化园建设项目已启动,将建设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高科技的一流孵化园。9月12日,盈创动力签订了入驻白马园区孵化器的战略合作协议。

 

  ——高桥园区是高等教育园区,主要布局电子商务、科研机构、企业总部、高校等产业群体,力争建成“川南中关村”。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已完成一期约14万平方米的建设,并实现全部师生入住办学;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内江医科学校新校区、淘宝大学华西学院川南分院等8个教育机构已完成初步选址;莱克汽车商贸城、川大高分子科技学院工程学院卓越人才实践基地、高分子应用技术联合研究实验测试研发中心等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平台已完成一期项目规划。

 

  ——隆昌园区是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主体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力争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园区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完成建设,签约入驻企业26户,入驻科研团队1个、博士工作站1个、企业技术中心4个,与重庆工商大学、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成功签约引进西部农特产品冷链物流、旺旺PET及管状线、凯迪现代物流、凯信国际商贸城等4个项目,引资额达18.94亿元,将引进LED节能产业园、年产1000万套高档汽车后视镜生产线等8个项目,成为四川省“51025”工程重点培育的500亿元产业园区之一。

 

  除工业外,农业发展一样,以创新为动力。

 

  内江农业科技园区涵盖资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市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东兴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威远县镇西食品工业园区等4个园区。该园区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致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系统和产业化经营系统,探索“园城一体”、“园镇一体”、“园村一体”发展模式,加快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精品蔬菜产业区、地标果品产业区、名优家畜产业区、珍稀水产养殖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区、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成为闪亮的“名片”。

 

  从一个细胞,“复制”出无数株名贵药材、花卉等,作为一家集植物组培研发、种苗繁育、特色种植、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四川千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创新,探索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四川千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内江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

 

  三大支撑

 

  电商发展、现代金融、产学研结合

 

  支撑点

 

  1.内江掀起“电商热潮”

 

  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是内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之一。

 

  2月18日,内江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决定,举全市之力,打造“四川电子商务第二城”和“川南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把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一号工程”。

 

  4月4日,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扶持政策,如新落户电商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地方留成部分,前两年全额奖励给企业、后三年减半;企业入驻电商发展基地,租金前两年全额扶持企业、后三年减半;并根据企业销售额,给予5万-5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资金。

 

  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呈现蓬勃向前、异彩纷呈的局面。

 

  4月10日,四川电子商务暨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在内江举行。

 

  论坛期间举办了知名电商内江行活动,共签约22个项目,包括义乌国际商贸城、怡宝物流配送中心、川南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二期、易物天下电子商务平台、粮食物流产业中心及粮食加工等,涉及商贸服务、物流配送、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商务总部等多个领域,协议投资总额120亿元。

 

  6月30日,为期一个月的内江市首届“大千网交会”正式落下帷幕,致力于推动“全企上网、全民触网”。

 

  作为全省首个品尝“网交会”大餐的城市,内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大千网交会”期间交易额突破11亿元,本地电商平台受关注度大幅提升,“内江第一城”由平时日点击率2万人次上升到50万人次,交易额由每月10万元左右一举突破2300万元。

 

  8月11日至12日,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投资洽谈会在成都举行,内江利用洽谈会平台,共签约项目6个,投资总额达59.1亿元。8月12日上午,在内江电子信息产业暨电子商务投资推介会上,内江根据自身条件与优势,共推25个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242.3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招商引资项目30个,重点推荐6个,包括西部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川南电子商务总部大楼、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区域物流分拨中心、西南禽苗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西南再生资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投资总额9.6亿元。

 

  8月30日,东兴区与阿里巴巴成功签约,“淘宝大学”落户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此前,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与内江师范学院签约,联合打造“亚马逊电商客户培训中心”,师院挂牌“四川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双方正携手建立“电子商务学院”。3到5年内,内江将有望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和“电商人才输出基地”。

 

  如今,在内江,已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电商热潮”。

 

  支撑点

 

  2.“八条意见”为现代金融业发展指明方向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在于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当前内江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阶段,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共同组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两大动力引擎。两者结合,可激发出巨大活力,释放内江丰富的科技资源潜能。

 

  5月28日,内江举办2014年政银企对接会。14家企业及威远县人民政府与12家银行现场签约,总金额达135.1亿元。

 

  内江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X86架构的超便携移动计算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资金200万元支持。内江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内江百科科技有限公司等6户电子信息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内江城西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被省科技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商务厅、省国税局和省地税局等6部门联合认定为“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这实现了内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零突破。

 

  对接会的意义在于,由政府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直接对接,有效缓解内江市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此实现政银企互利共赢。

 

  而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内江市委、市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

 

  今年4月,内江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内江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八条意见》,为内江现代金融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内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意见》指出,“加快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发展步伐,尽快实现对小额贷款的规范性建设。”今年以来,内江市政府金融办已向省金融办申报小额贷款公司4家,其中3家获批,另有3家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正在筹备中。

 

  另外,市委、市政府还在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和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等方面主动作为。建立完善覆盖市、县两级的金融稳定协调运行机制,深化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的信用意识,力争2020年前金融生态环境各项指标位于全省前列。《意见》强调要做大金融总量,积极争取上级行对驻内机构授权授信和信贷资源分配上的倾斜,积极利用国外贷款,努力提高优势项目信贷份额,加大对节能环保、服务业、流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旅游、电子商务和金融的深层次结合。

 

  内江还将建立以科技金融、新型金融机构为重点的金融聚集区,规划建设金融一条街,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等聚集发展。

 

  支撑点

 

  3.搭建“产学研”平台提供人才保障

 

  内江不断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高新区隆昌园区已入驻科研团队1个、博士工作站1个、企业技术中心4个,与重庆工商大学、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

 

  作为内江市唯一的化学工业园,隆昌新能源工业园依托四川省隆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采取“以企办园”的模式进行建设,以合成氨为中心开发、发展与其相关联的上下游产品。该公司与四川大学建立了技术合作中心,与永川化工研究所等开展了合作,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内江在已有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隆昌幼儿师范学校成功创建为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医科学校创建四川健康职业学院工作正有序推进,内江将拥有4所高等院校。

 

  四川大学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与内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有针对性、“接地气”的研究,支持科研人才到内江挂职锻炼,积极推进正在洽谈的合作项目,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除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外,内江还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奖励。7月8日,内江市农科院黄辉跃和四川省川威集团成渝钒钛公司张林泉,被授予第七届内江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分别获得10万元的物质奖励。同时,为有效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大力推广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建立了内江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已经发布了大量电子信息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及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将促成企业同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对接,不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分享到:
上一篇:四川省将合建西部最大农产品流通平台 下一篇:四川电商博览会绵阳市企业签订协议15个、总投资近25亿元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