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成西部物流中心规划图
西部华源仓储药品
遂宁城市美景
—探寻遂宁物流崛起之路
10月,遂宁新开的28路公交车驶入了位于船山区城南的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以下简称“物流港”),以缓解园区内企业出行难的问题。这里曾是遂宁城郊的山沟沟,经过5年多的建设,已嬗变成为产业与人口聚集的产业新城。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的已经投用,有的正在加紧施工。
新城兴旺的背后,是遂宁物流产业崛起的轨迹。
近年来,遂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培育服务业增长点的重中之重,铺就了立足遂宁、服务成渝、面向西部、贯通沿海、接轨国际的物流通道,让不沿边、不靠海的“无水陆港”从此通江达海,成为四川次级物流中心。2013年,遂宁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51.6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约为17.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乘势而为抢占物流发展先机
物流业是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目标明确—“十二五”期间,将物流费用与GDP比率再降低5%,以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三大平台为支撑,把四川打造成为西部物流中心、西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走廊!作为川渝节点城市,遂宁迎来历史机遇!《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提出,要加快打造“一核、一圈”西部物流中心基本框架,形成成都物流中心,攀枝花、自贡—泸州—宜宾、达州、绵阳—广元、南充—广安、遂宁—内江、乐山、雅安8大次区域物流中心的物流格局。着力壮大大件物流集群、电子物流集群、钢铁物流集群、农产品冷链物流集群、酒业物流集群、粮食物流集群、小件快递物流集群和零担物流集群。其中,遂宁-内江物流中心以建设仓储配送设施为重点,形成为全省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
乘势而为,抢占先机。遂宁确立了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实现遂宁经济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和增长极的重大决策,为遂宁交通、区位优势和发展绿色经济的理念找到了最佳契合点。
发展物流,遂宁凭什么
凭借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
细数遂宁交通发展历程,如今的遂宁已初步构建起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市域内,遂宁单位面积等级公路里程列全省第二位,成南高速、遂渝高速、遂绵高速、遂内高速、遂回高速、遂资高速,以及经射洪北端的成德南高速在遂宁市域内形成“一环七射一联”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在市域外,遂宁市现有达成铁路、达成铁路复线、遂渝铁路及遂渝二线等4条铁路,呈“Y”字形格局,铁路密度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数倍。
除此之外,作为四川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遂宁周边1.5小时车程内有4个机场,2个小时车程内有4个港口。向东通过沪汉蓉快速通道连接长三角,向南连接渝贵滇穗,直达防城港进入印度洋,向北通过西安贯通京津冀的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可经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直达欧洲。
区位是发展物流的第一优势。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我省实施了“一极一轴一区块”战略部署,而遂宁是唯一既进入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又列入成渝通道发展轴,而且纳入了环渝腹地经济区块的城市。在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版图中,遂宁处于区域节点,以遂宁为中心,140公里半径范围内,覆盖了成都、重庆西部两个特大城市,20多个地级市、40多个县城,1.2亿人口,拥有逾万亿的消费市场。“成本更低,辐射更广”成为遂宁发展物流的先天优势和底气。
发展物流,遂宁的路径是什么
在四川,重点培育物流产业的不只遂宁一家,百舸争流中,遂宁物流业如何独占鳌头?除天生的区位、交通优势外,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找准路径十分必要。“做好配角,争当主角。”就物流产业在成渝经济区中的定位,遂宁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不可能取代成都或者重庆,而是要用物流和产业承接来服务成渝,用好的配套铺一条‘称职’的传输带。”
做好配角,并不意味着遂宁物流丧失了“主角意识”。对于如何发展物流,遂宁有着自己的打算。
在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中,遂宁优选出三大示范主题,优先确立了在全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在西南地区极具影响的医药物流、在四川商贸物流能力领先的农村商贸物流,统筹全市城乡商贸物流加快发展。按照“两大、两新”(即大平台、大超市、新园区、新引擎)布局规划,按照“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的业态组合要求,重点规划了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作为遂宁发展物流业的突破口。物流港以生产型物流园区为战略定位,以商贸物流城、电子商务城、精品示范城“三城建设”为发展方向,以商流核心功能区、物流核心功能区、临港产业流通加工及配送区和生活配套区四大板块组成,坚持走“一体两翼”的发展之路:一体,指现代物流;两翼,一虚一实,虚是指电子商务、总部结算,实是指加工制造业和商贸业。
此外,安居长久物流基地、大英粮药物流园、射洪开发区物流园、蓬溪上游工业物流园建设也按计划有序推进。以物流港为中心,以县(区)物流基地为支点,遂宁全域物流网络基本形成。
术业专攻打造升级版现代物流
走进遂宁市西部华源医药有限公司,仓库门前,工作人员正忙着卸货、分拣药品,每个环节都严格依照遂宁市质监局发布的《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进行。采用标准以来,华源医药库存周转天数下降50%以上,节约人力80%以上,货物的破损率也大幅下降。
去年底,遂宁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物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市。创建过程中,遂宁市质监局联合西南交大物流学院围绕肉食品冷链体系、医药供应体系、第三方物流等遂宁市特色物流产业,制订了《物流运输服务规范》、《药品物流服务规范》、《公共仓储服务规范》等7项市级地方标准,在国内首次对食品冷链、药品第三方物流提出服务要求、制定服务评价指标。
标准化仅是遂宁物流服务业升级版的一部分。从试点物流服务业标准化到物流网络平台建设,遂宁物流业不断“尝鲜”,在对接成渝的同时,加快挺进物流服务业金字塔尖。发展现代化、智慧化、集约化的物流产业,遂宁不遗余力。
“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物流企业,按规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物流企业自有的(含自用和出租)6000平方米以上仓储设施用地,经批准减半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业重大项目,免征三年价格调节基金,减半收取水、气安装‘管网建设费’……”第一步,夯实基础,遂宁用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引来物流龙头企业。
总投资80亿元,用于城际专线配送、多层库、供应链金融库等项目建设——2012年底,远成集团决定在遂宁投下大手笔。近日,我们在远成集团西部物流中心建设现场看到,一期工程已陆续竣工。“城际专线服务成渝;多层库服务本地商贸业;供应链金融库用于存放大进大出的货物,由远成作为担保,帮助企业将库存货物‘变现’。”远成集团遂宁西部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荣红介绍说。
离远成不远,西部铁路物流园也在加紧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包括铁路物流区、物流仓储及公铁联运区、海关监管区、物流交易区、冷链物流区、综合服务区、生活配套区在内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明年将首发第一列火车,年货物吞吐量将达500万吨,全部竣工后吞吐量可达800万吨。”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铁路物流园将直通铁路,为大宗物资提供站台式服务,结束遂宁没有集装箱物流的历史,为周边数千家企业降低约成本40%的物流成本。
除两大物流基地外,遂宁的专业物流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3年底,遂宁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专业物流企业(含货运站场)达到226家,营运载货汽车2.12万辆,同比增长18%,完成公路货运量5065万吨,同比增长7.73%,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5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7.17%。东正物流等14家企业获四川省物流重点联系企业称号,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
第二步,将引资与引智结合,激活物流产业的“创新基因”。在产业、项目、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国家“千人计划”、四川“百人计划”的中央级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谷春光来了,清华大学博士白红星、孙滔等顶尖人才来了。此外,物流港还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西部物流学院”,并通过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订单式”培养了物流管理、仓储配送等专业人才300余名,招引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近50人。
日均访问量超过17万的“物合网”是在物流港诞生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遂宁物流提档升级的“利器”。“引入互联网技术,瞬间让‘车拉货’的物流‘高大上’了。”东正物流业务经理汪朝阳感慨,公司现在都是用物合网规划物流路线、设定电子围栏、追踪外出车辆,极为方便。而西部华源医药也借力互联网,告别纸单操作,实现了“零库存”。
下一步,申报国际陆港、综保区,打造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遂宁物流“高大上”的未来,指日可待。
引擎驱动物流托起城市发展梦
建设之初,只有约18平方公里,去年年底提出再拓园40平方公里的规划。不到6年,物流港获得了“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等3个“国字号”头衔,以及“四川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等4个省级品牌,包括中国华润、中国石油、金光集团在内的3家世界500强企业,安东石油、北大荒、九州通等8家上市公司的96个项目入驻物流港,协议投资64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17.38亿元。今年前9月,物流港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同比增长96%。
企业扎堆,看中的就是物流带来的发展效应,而物流港的壮大,即是物流带动遂宁现代产业发展提速的一个缩影。
西部药都是最早进入物流港的项目。“药品配送的最佳半径为200公里,正好‘重庆’、‘成都’两边的生意都可以做。”相关负责人彭志中说。不仅如此,西部药都还为物流港带来多家药厂。
良好的物流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凸显磁石效应。健坤城、立华新进、安东石油、行盛玻璃、北大荒……多家已入驻物流港的企业,企业负责人均表示看中了遂宁物流的低成本、广辐射,以及现代化水平等。
东盟也来了!借助物流,遂宁打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瞄准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目标,遂宁领导层主动出击,加深与东盟的来往,两年间,东盟在遂宁投下76亿元。9月13日、14日,有50多位东盟政商人士参加的“中国遂宁·东盟商贸投资论坛”及遂宁东盟国际产业园动土仪式举行。这意味着来自东盟的橡胶、棕榈油等优质原料,将无缝对接川渝客商;来自东盟的一些高科技产业项目,也将转移到遂宁加工、销售。
磁石效应引来的是企业,带动的是产业。以物流港为例,除了物流企业本身,二、三产业也呈现出比翼齐飞的景象。
商贸业方面,健坤皮革城国庆开业7天售出3000万,与喜盈门、车配龙等一起,将遂宁商贸业的辐射半径不断扩大。总部经济方面,驻中国西部物流港的安东石油从去年开始就将其在西南区域的单据票据转移到遂宁集中结算。金融业方面,由物联亿达开发的在线供应链金融即将上线,为企业提供在线的仓储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服务。制造业方面,出口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为天然气开采生产高端陶粒支撑剂的安东陶粒;为企业订制高端环保设备的四维环保;生产节能玻璃幕墙的行盛玻璃一个个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从物流港流出,为遂宁工业翻开新的篇章。
说起物流对遂宁现代产业的带动作用,电子产业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物流是遂宁成功承接沿海电子产业转移的一大因素。在现代物流的带动下,如今,在遂的电子企业有上百家,而电子产业也迅速发展成为遂宁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让遂宁成为中国西部新光源、元器件、电路板三大类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形成了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电路板、软件及服务外包等28类电子产品的产业集群。6月18日,随着四川广义微电子“6英寸芯片”制造项目开工,遂宁正式切入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最核“芯”制造技术,电子产业链更趋完善。
转型升级,电子企业纷纷在遂加码。“即便大多客户都在沿海,但基于发达的物流和完整的产业链,我们还是决定把总部和沿海工厂搬到遂宁来,并着手上市。”篮彩电子负责人如是说。
以物流产业为纽带,现代产业发展之梦,已在遂宁启航!
第三届物博会将在遂举行
11月1日至3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办,遂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物流博览会将在遂宁市举行。
本届物博会以“融合发展·共享多赢”为主题,采取“政府+行业组织+专业会展公司+特定企业群体”的组织形式和市场化运作模式,致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物流业招商引资平台、装备采购平台、技术合作平台、品牌推广平台、学术交流平台。
物博会期间,组委会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物流博览会开幕式”、“中国(四川)现代物流合作发展圆桌会议”等主要活动,以及“电商物流发展大会”、“绿色物流采购商大会”、“供应链金融洽谈会”、“冷链物流项目对接会”和“重点项目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专项活动。与此同时,遂宁还将举办“川渝(遂宁)精品粮油展示展销会”、“第三届川渝汽车物流文化节”、“第二届五彩河东绿色生活博览会”等特色活动。
第一届物博会于2012年11月22日在成都开幕,旨在搭建四川与国际物流合作大平台,引进一批国际国内高端物流企业,为我省建设西部物流中心服务。物博会展场设立了四川物流产业发展成果馆、现代物流设备和技术馆等十大展区。
第二届物博会于2013年11月20日在成都开幕。此届物博会的主题为“整合、升级、共享、多赢”,设有“国际物流展区”、“物流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物联网展区”等五大展区。同时,举办了中国(四川)现代物流合作发展圆桌会、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暨物流发展大会、绿色货运与新能源采购大会等活动,研讨区域经贸物流合作发展的路径,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