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抱团发展”,2013年11月11日,川南“内泸自宜”四市联手共赢,成立“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共商川南城市群“抱团发展”大计,并以“同城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召开第一次会议。在首届“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会议成功举办后,第二届“抱团”研讨会在泸州如期召开。
昨日下午,“内泸自宜”四市工商联共聚泸州,围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实现共赢”,共同探讨四市如何携手共进,为推进川南经济区同城发展献策。会上,还确定内江为第三次会议承办单位,随后还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
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
川南定位:
“产业转移承接的最佳目的地”、“川滇黔渝结合部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建设”和“构建长江上游开放合作新高地”。
川南机遇:
1,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隆黄”、“渝昆”铁路及“内泸自宜”城铁,积极对接推动“成资泸”、“成自宜”城际铁路建设;
2,打造川南区域物流中心,用好全国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政策机遇,推进川南航运港口至攀西区的铁水联运班列,开通四川港口至日韩江海直达班轮;
3,加快构建沿江产业集群,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建立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试点推进城镇化PPP建设模式。
川南共识:
1,借鉴湖北做法,成立川南商会联合组织——川南总商会(或叫川南商会联盟),持四市相互建立异地商会;
2,实现同城化发展,四市商会电话互通,网站互联,商情互晓,活动互邀,会情互达,定期互往,形成信息互通机制。
寻找机遇
抱团发展成必然趋势
会议开始,作为“东道主”的泸州做开场发言。泸州市市委副书记曹建国说,“内泸自宜”四城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通,自古以来民间往来频繁,商贸、文化交流密切,加强协作的基础好,潜力大,四地既承接成渝,也辐射云贵。
川南城市群作为全省第二大城市群,区域内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较高,具有良好产业、交通、区位基础条件。改革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全方位开放、高起点融合,突出特色、优势互补,是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川南经济区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加快融入,成功对接,是川南四市需要迫切研究的重大课题。
围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实现共赢”,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开展深入、广泛、务实的协作,推进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快实施各项合作协议、规划和项目,大胆探索创新合作新机制,不断拓展经济协作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川南经济区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定位”诠释川南联手
随后,泸州市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了泸州的做法并提出了建议。他说,川南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强劲的“龙尾”,又是西部面向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战略位置重要、软硬件设备齐全,应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契机,加快发展形成独特川南城市经济群。
对川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发展定位,该负责人分别用“定位于产业转移承接的最佳目的地”、“定位于川滇黔渝结合部交通枢纽”、“定位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建设”、“定位于构建长江上游开放合作新高地”四个“定位”来诠释。
据介绍,川南四市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应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和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在水路交通上要形成“一干两支”航运网络体系,提升川南通航能力,还要打造“高航管”立体式运输网,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另外,要一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强水路牵手丝路发展,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深化与下游港口合作,向南深化多地区合作,形成长江上游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重要“战场”。
抛出问题
如何抢抓长江经济带机遇
随后,泸州市工商联负责人对四市依托长江经济带,“抱团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他说,着力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隆黄”、“渝昆”两条铁路及“内泸自宜”城铁,积极对接天府新区交通全力推动“成资泸”、“成自宜”城际铁路建设,合力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
提升公共交通枢纽场站规划建设水平,力争达到中心城区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用好全国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政策机遇,推进川南航运港口至攀西区的铁水联运班列,开通四川港口至日韩江海直达班轮,对接“蓉新欧”、“渝新欧”,打造川南城市区域性物流中心。
另外,要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动力,引进合作伙伴,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改造,加快构建沿江产业集群,推进化工产业向煤化工、石油化工等方面转型;建立合理可行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试点推进城镇化PPP建设模式。
推进古叙等深山区、石山区农民前途到长江经济带重点规划发展区域就业、创业。启动新型城镇化规划,启动县区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乡镇合并中心镇;推进泸县、合江纳入中心城区发展,支持22个重点小城镇建设为示范城镇,规划建设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沱江新城。
达成共识
探索成立川南总商会
泸州代表发言完毕后,自贡代表随即发言。自贡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在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湖北省“长江国际商会”于今年5月20日在武汉正式成立,“长江国际商会”致力打造全球最大商业领袖平台,是由共同发起人成立的商会联合组织。
该负责人说认为川南城市群值得借鉴湖北成立“长江国际商会”的做法。他说,探索由川南商会协作会秘书处牵头,由四市各类资源参与的商会作为发起人,成立川南商会联合组织——川南总商会(或叫川南商会联盟),以吸收团体会员为主,下设各专业委员会。
该负责人还表示,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支持四市相互建立异地商会,实行双重管理,并接受川南商会协作会的指导。随后,来自内江和宜宾的工商联负责人对“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实现共赢”发表了各城的做法以及观点。
内江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回首去年首次召开的“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川南四市共商“商会协作、同城发展”取得良好共识,在过去一年,四地商会相互合作,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而宜宾工商负责人说,该会议顺利举办两届,这对四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共提“同城化”发展概念
地域相邻、基础相连、发展相吸、产业相融、社会相近的城市实施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之间在地域空间、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互动融合,最终达到一体化发展且互惠共赢的新型城市发展形态。这一观点得到川南“内泸自宜”四市的一致认同。
与此同时,如何“抢抓机遇,抱团发展”,成为四市面临的共同课题。2013年11月11日,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终于揭晓。当日,由自贡市工商联倡议,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四市工商联共同发起的“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在自贡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上,四市共同提出了同城化发展的概念,由四市工商互认会籍、互通信息、互享服务。据了解,互认会籍,具体就是四市之间的商会,会员互认,相互认同,视为一家,融为一体,形成会籍互认关系。四市商会电话互通,网站互联,商情互晓,活动互邀,会情互达,定期互往,形成信息互通机制。
“从商会协作会自身建设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互认会籍、互通信息、互享服务三个方面率先直接实现同城发展,合作共赢。”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说。另外,参会代表也表示,建立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必将成为助推川南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桥梁,以及四市商会合作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