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四川 强化基础设施 构建多极支撑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发布时间:2014-12-15 浏览数: 标签: 基础设施 多极支撑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西南腹心,资源富集,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就四川而言,纳入成渝经济区的15市,集聚了全省约87%的经济总量。成都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速崛起。

 

  与发达省份相比,四川的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梯次支撑。成都“一城独大”,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所以,未来四川的发展,必须构建多点多极支撑,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做强城市经济梯队,力争有一批城市或州经济总量超过1500亿元;另一方面,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加快发展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

 

  在产业方面,除了传统的旅游、食品医疗产业,四川确定对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服务业予以重点支持。此外,围绕建设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科技中心和文化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绵阳的震后崛起印证了四川工业强省的发展之路。绵阳着力打造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聚集了一大批骨干企业。

 

  为提升自身的战略定位,四川将强化交通、水利、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建设,打造“互连贯通、功能完备、无缝对接、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些年,四川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蜀道的印象。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西部第一,公路总里程全国第一。通往欧洲的“蓉欧快铁”、“中亚货运列车”两条黄金国际通道已开通运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为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四川的区域格局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身处内陆的成都,也可以借船重庆,融入长江。四川将加大与长江上游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协作、资源和能源开发、旅游与农业发展等领域合作;与中游地区将重点推进在物流、农业、科技、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下游地区将重点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

 

  四川将成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为整合向西国际物流资源,将建立中欧铁路通道,增强对中亚、欧洲等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吸引力。在长江大通关方面,加强内陆海关与沿海沿边口岸海关的协作配合,推进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去年9月,成都成为继“北上广”之后第四个过境免签城市。

分享到:
上一篇:四川省邮政管理局公布2014年11月邮政业发展情况 下一篇:甘霖在成都调研四川省外向型企业经营发展情况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