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推进,尤其是阳春工业园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川南江安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商贸物流已日趋频繁、优势突显。而现代物流业对于繁荣商业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为继生产利润、销售利润后的“第三利润源”和朝阳产业。
近年来,该县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规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全有以物流公司注册登记的企业6家,连锁经营企业70余家,物流配送中心5家,从事物流活动相关的个体经营业主30余家。从物流企业的规模来看,天港物流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永安物流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其余几家属小型物流公司,注册资金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从物流企业分布与经营状况来看,天港物流公司入驻在阳春工业园区,运营时间短,主要为海丰和锐公司生产、销售服务,四川省邮政速递江安分公司驻扎在城区,属全省连锁企业,主要为城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畅运、信通、永安、宗友分布在郊区,营业额度低,企业业主自行经营;从物流企业的运作规模来看,除天港、邮政速递两家公司有专业营销管理外,其余几家物流公司都属私营企业,规模较小,运作水平低,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和专业人才,离现代物流还有较大差距。
首先是江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突显。(一)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泸州、宜宾、自贡3市之交,长江穿境而过,处于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拟建的成贵高铁和渝昆铁路途经江安境内,在建的宜泸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省道307、308、309与该县的县道、农村公路网形成了完善的公路网络,可直达周边市区。境内38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可利用岸线较长,现有的二龙口货运码头、在建的阳春工业园区码头以及拟建的白沙综合码头将形成宜宾市腹地能源、原材料、工业品的物流集散地,是川南地区、滇东北地区、黔西北地区物资经长江出海最便捷的港口通道。宜宾、泸州两个航空港距江安仅有几十公里,空运条件相当便利。
(二)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海丰和锐、华夏酒业、鸿源化工、双羸化工等一批支柱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11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01亿元,工业销售收入达67.32亿元。目前,投资15亿元的四川天竹公司入驻阳春工业园区并开工建设,梦园酒业1万吨白酒项目落户江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TDI项目已取得意向性投资协议,这些企业的先后入驻必将带动江安工业经济新一轮发展,同时也将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另外,县城还有商业网点约4320个,“万村千乡”工程网点已遍及农村,正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日用消费品零售网络、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预计全年城乡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亿元。
(三)资源优势突出。江安是中国著名的“橙竹之乡”,资源富集,物华天宝。境内林产丰富,全县林地面积55万亩,是省级竹类资源开发县,总面积30万亩,采伐量20万吨/年。盛产以夏橙为主各种水果及水稻、小麦、高粱、油菜等农作物,是全国夏橙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蚕桑基地县和生猪基地县,水果种植面积10.5万亩,产量6万吨/年。储量丰富的煤、硫铁矿、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加之宜宾、筠莲、珙县等地大量的煤、矿石、水泥、化工等商品途经而过,为江安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大量的货品资源,创造了优势条件。
(四)发展空间广阔。国际化经营、业态结构转变、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兴起已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国家宏观的改革开放格局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将为江安商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阳春工业园区被列入全省产业园区“1525”工程成长型特色产业百亿园区和第二批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后,还将吸引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众多大型化工企业的投资和入驻,逐渐将阳春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川南沿江重点的氯碱、磷硫化工基地,并不断拓展氯碱化工、竹加工、酒类食品三大产业链,积极发展关联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园区和百亿园区,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其次,采取有力措施和对策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一)提高认识,增强发展现代物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展现代物流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沿江经济特色区以及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来对待,作为新兴产业来培植,按照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发展理念,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民生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商贸物流与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城市建设互动融合,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带动工业、农业、物流业共同繁荣发展,提高商贸物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
(二)统筹规划布局,制定“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依托江安面向川南的区位、长江港口的资源、丰富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商贸基础优势,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业的零售和批发体系,形成商业空间布局合理、业态结构优化、市场功能健全、管理手段科学的高档次综合商贸流通中心,将江安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商贸物流枢纽港、川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以及工业配套服务区。结合江安实际,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规划为三个区,即康家坝物流园区、中心城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物流园区,同时发展若干物流中心及节点。康家坝物流园区主要建设成为产品、原材料集散与中转,商贸流通和商品配送相结合的区域物流配送园区。中心城区物流园区主要建设成为商业物流中心、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基地,形成仓储与配送相结合、中转与加工相结合的区域物流配送基地。临港物流园区主要配套转口贸易和工业园区发展,发挥中转、加工、分拣、仓储、配送等功能,加速港区一体化建设,打造成为工业园区的一个工业物流基地。
(三)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利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在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向现代物流产业投入,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和龙头型支柱型物流企业,支持天港物流公司等大中型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物流产业。编制现代物流产业招商项目库,吸引国内现代物流企业来县投资兴业。尽快启动规划中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综合服务设施项目,积极加强与物流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规划引导、政府扶持、科学链接、吸纳资本来建设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使物流产业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摸底编制好物流规划,分层次推进《江安港物流园区专项规划》等系列物流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确保实现预定目标;整合物流信息,整合开发“园区、企业、市场、个人”等物流要素,积极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资源互联互通与共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鼓励企业分离非核心物流业务,积极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项目招商,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增设物流网点。四是筹建行业协会。筹建现代物流协会,及时协调和解决物流企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着力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四)加快人才培养,打造现代物流人才基础。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急需一批专业人才推进发展,而目前企业所需的物流实用人才与政府所需的物流管理人才都十分缺乏。因此,要合理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脱产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引进与使用相结合的办法,加快现代物流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奖励,重视现代物流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用智能物流和知识物流引导新型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