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更好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
有利于发挥成都交通、物流、产业、贸易等比较优势
在四川天府新区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贸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全国推广(自贸区)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希望国家考虑在西部也布局自贸区,做到与东部同步试点。这一方面,有利于更好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政策高地、制度高地、改革创新高地,进而建设西部开发开放高地,更好地发挥西部后发优势,释放西部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成都交通、物流、产业、贸易等比较优势,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开放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在全国推广(自贸区)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这一消息无疑令一直努力推进“内陆自贸区”建设的成都倍感振奋。
经过多年努力,成都在交通、物流、产业、贸易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在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开放高地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这也让成都具备了成为“内陆自贸区”的条件。
双机场格局即将形成
辐射能力大幅提升
从交通、物流方面来看,成都新机场正式获批,届时成都将拥有两个机场,运输能力将大幅提升。截至当前,成都有国际航线80条,还拥有“蓉欧快铁”和“中亚班列”,并与武汉、泸州建立了港口物流战略合作协议,拥有西部最成熟的“海铁联运”物流通道。2014年出入境人数达到320万人次,位居中西部第一,联通世界的基础较好。
从产业、贸易方面来看,2014年,成都利用外资1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558亿美元,26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对比2000年的数据来看,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是2000年的40多倍和37倍。
成都的联通能力以及辐射带动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自由贸易不惧竞争
电子类商品出口增长快
不仅仅是基础条件已经十分成熟,成都的经济发展状况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2014年成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247亿美元,同比增长7.4%,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3.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特别要注意的是,出口产品中半导体和计量检测仪器等高端零件设备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
此外,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在201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总量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去年相继获批的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铁路临时对外开放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更是令成都对外贸易如虎添翼。
由此可见,如果能够在西部地区布局自贸区,做到与东部同步试点,将有利于更好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四川天府新区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贸区,将有利于在西部地区形成政策高地、制度高地、改革创新高地,进而建设西部开发开放高地,更好地发挥西部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