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古人对于四川特殊地理区位的形容。但就是在一条艰难的出入川道路上,四川也成就了“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辉煌起点。时至今日,21世纪的川人更借力水陆空立体式交通,打造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迎头赶上和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作为站在四川对外开放最前沿的成都海关,将如何开展与沿线国家海关在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当好“排头兵”?如何通过改革打破关区内外节点,为企业提供通关“红利”,促进“走出去”更加便捷?
成都海关5项举措服务四川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1、支持四川口岸构建水陆空立体式开放格局。
2、推动四川开放合作园区建设。
3、推进“大通关”建设,支持发展多式联运。
4、落实用好优惠政策,促进四川企业优进。
5、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企业优出。
新机遇
推动“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倪藻说:2014年,四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货值为13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占全省总值的30.6%,占全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7%,与四川外贸在全国的比重基本一致(1.63%),规模仍然偏小,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今年一季度,四川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货值为32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总值的33.4%,占比有所提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应该首先让川货走出去占领市场。我们鼓励四川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支持电子信息、重大装备、汽车制造、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和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的进口,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四川制造的整体水平,为大规模、可持续“走出去”奠定基础,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同时,我们也可以与沿线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建设园区,进一步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积极复制推广上海、天津等自贸区的最新监管创新政策,支持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拓展功能,支持成都申报内陆自贸试验园区。随着天府新区海关加快组建,我们已经抽调一批骨干力量参与天府新区、中新合作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格局
空中丝路+水铁联运形成立体式开放格局
倪藻指出:成都海关正在推进5个方面建设,服务四川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其中第一项就是支持四川口岸构建水陆空立体式开放格局。
首先,我们着力支持成都建设连接亚欧的西部国际航空枢纽,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外贸总值的52.7%通过双流机场进出境,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35.5%通过双流机场进出,形成了覆盖周边30个城市的航空辐射圈。
由此可见“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我们将全力支持双流机场开通更多与国际航空枢纽连接的国际航线,密切跟踪和支持拟建的天府机场同步建设国际运输配套设施,探索空港物流体系的一体化高效运作,推进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的实际运作和快件中心的扩区发展,支持机场客货并重、双轮驱动、做大做强。
当前四川正在进一步推进青白江铁路口岸发展,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叠加开放口岸与整车口岸的政策功能优势,充分利用蓉欧快铁的特殊优势,引导更多四川企业用好这条新丝绸之路大通道;同时推动铁路口岸与其他沿海沿江沿边口岸的联系、联动,推动铁路口岸发展成四川继空港之后的第二个国际交通枢纽。
同样,成都海关大力支持泸州、宜宾港的功能联动,实现口岸间的联动发展。配合省市相关部门推进两地港口的对外开放,支持完善水铁口岸间和水铁联运的联系配合机制,通过四川“全域通”平台,建立完善与省内其他口岸和设关地的联动合作,支持其融入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开通更多国际航路,以口岸的差别化定位和联动发展带动区域发展。
大通关
“互联网+”全域通为走出去发红利
成都海关正通过“互联网+”推动通关改革,四川“全域通”平台的建立,通关作业无纸化、工单核销、分送集报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改造提升,都是为了对接互联网时代。
成都海关还通过推进“大通关”建设,支持发展“多式联运”。通过四川“全域通”平台推进省内国际物流的多式联运发展,实现空运、水运、铁路、公路运输方式的自由换装,促进省内各物流园区的联动发展。主动对接全国通关一体化和多式联运物流建设,努力实现以四川为起运地和指运地(出境地)的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换装地不改变施封状态直接放行,提高四川企业的国际物流效率,提升四川水陆空口岸的聚集和辐射效能。
对企业而言,首先是大幅减少通关手续,为企业节约了时间。例如“全域通”,即四川省内全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对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和手续的简便化和一体化,最终实现四川境内以及四川与全国主要口岸的数据共享、无缝对接、全域通关。去年12月1日成都海关加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3个月中通过一体化平台接受报关单149773票,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5907万元。
围绕优势产业走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成都海关正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便捷通关措施,探索开展出境加工货物海关管理新模式。对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备出口及返回国内维修实行更加便利的通关措施。支持更多四川企业通过AEO制度(经认证的经营者)高级认证和双边认证,享受互认国家更多通关便利。我们将密切跟踪沿线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引导四川走出去企业入区享受优惠政策、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