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业合作,构建物流通道
一个是全省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一个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港口,一直以来,成都与宜宾在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互动频繁。6月10日,为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发挥成都、宜宾两市产业和港口优势,相互借力,联动发展,促进两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两市政府签订区域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大流通促大发展”的主题,以双方共同搭建的合作机制为协商对话平台,共同推进制造业、物流业及旅游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这一轮的合作中,宜宾市将充分发挥港口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为成都物流提供最便捷的物流通道,成都市将发挥物资集散和腹地辐射优势,充分利用宜宾港出入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通道功能。
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产业合作,突出两市产业特色,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推进产业上下游联动发展,重点加强在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两市还将共同构建物流通道,积极开展现代物流规划对接,同时加强宜宾港同龙泉物流中心以及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的合作,建设成都-宜宾集装箱公水联运物流通道和成都、宜宾至全国的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此外,两市还将积极推动铁路无水港、公路港、港口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建立公水、铁水服务联盟,逐步构建完善的区域多式联运网络体系。
除产业和物流方面的合作外,成都与宜宾还将在口岸合作、共建科技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共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加强合作。以大流通推进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促进两市全方面发展共融。
据了解,为了高效推进合作,两市将成立区域合作发展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并落实工作计划,负责两市合作的联络、协调、落实和服务工作。
加快实现互联互通
“水运是成都主枢纽建设中的重要缺陷,无水港的成都要变劣势为优势,就必然要有港口的城市合作。”成都市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是一个内陆城市,不沿江、不靠海,物流发展要把城市做大,把经济发展得更好,物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如今,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无疑是四川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成都与宜宾的牵手早已注定。
早在几年前,成都与宜宾便展开了物流合作。2012年,成都海关与宜宾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宜宾也成为与成都海关第一个签署关市合作备忘录的地方政府。时隔3年,两市再度携手,将为两地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宜宾港不只是宜宾的港口,它是整个川滇黔地区的港口。”宜宾市主要领导不仅一次表示,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是川滇黔结合部唯一可利用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水运优势的城市,通航里程近1000公里,常年通航3000吨级船舶。未来实现航道升级后,通航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而成都作为全省“首位城市”,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必须与港口相连。
“按照无水港战略,我们把宜宾作为自己的港口,为成都企业服务。”据悉,成都企业的货从宜宾港走,服务内容在成都做,对双方都是利好。从运输成本来看,宜宾港每吨每公里运输费用仅需5分钱,并与上海港、南京区域港口群、唐山港、水富港……等展开合作,实现一次报关即可通江达海。据悉,今年底,宜宾港的货物吞吐量将达20万标箱,吞吐量的跨越式提升,将为两市接下来在产业、港口、物流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