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统一部署,7月1日五个通关一体化区域将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全国区域通关一体化格局。五大通关一体化区域即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泛珠区域、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其后3月下旬,国务院正式发布《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全国区域通关一体化进程随之加快推进。
目前全国有40多个海关,每一个海关都有一个关区。过去没有实行一体化之前,关区和关区之间的货物流动不是很顺畅。实施全国通关“一盘棋”,对于很多外贸企业而言,可以降低企业办理跨关区货物通关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好地发挥陆空、海陆等联运的方式。据测算,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后,将有效降低跨关区货物通关时间和经济成本,可为企业节省20%—30%的通关成本。
全国通关一体化是实现三大国家区域战略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这些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通关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加快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全国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完全实现有利于我国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也是实现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三大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的必然要求,通关一体化的实现将明显利好物流企业和港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