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近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四川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现代物流发展研讨会在新都举行。此次会议围绕四川怎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就四川现代物流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这表明,四川省对物流业怎么样融入“一带一路”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四川现代物流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已近在眼前。
政策助推 优势兼具 建设西部重要物流中心
在成都市新都区的物流园区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大大小小的物流车,穿梭在成千上万的集装箱之间,不同颜色的箱体构成了一幅活的水彩画。
近两年,四川物流业如夏日的天气般渐热,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四川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四川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等,并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014年底,四川省发改委联合四川省级有关部门出台《四川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成都为四川唯一一个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并将以成都为核心,打造“一核、四带、多点”的四川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规划》显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绿色高效的全省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0个以上。
四川,位于“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内陆交通枢纽和经济腹地,连接着中国中西部、沟通着中亚东南亚,是支撑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互联互通枢纽和经济腹地,具备构建现代物流枢纽基础条件。
研讨会现场,省第十届政协副主席解洪说,四川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结合部,是连接我国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要塞,是内陆开放的前沿地带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是全国资源、经济和人口大省,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明显的比较优势。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说,“一带一路”上的四川有“六大优势”:包括“丝路原点优势”,“交汇点优势”,“多路相通优势”,“物质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古蜀文化优势”。
四川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和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西部重要的物流中心。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据我省2014年11月出台的《四川省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0年,我省将采取多种方式投资近8000亿元,用于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建设,尤其强调要创新发展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方案》提出,结合四川区域重点,围绕川内产品(例如:汽车产业、农产品、电子产品等)的物流需求推进相关工作。推进有实力民营资本以PPP模式参与8000亿元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举办航空物流、冷链物流、物流平台建设等专题活动,以促进中外知名物流企业来川投资建立物流中转基地或物流产业园区等内容,都是点燃四川物流业的火把。
2014年11月11日,淘宝网1天成交571亿元,其中,我省网上成交额超过20亿元。据商务部预计,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元,活跃的电子商务,将带来物流业新的增长级。
目前,成都新机场项目已正式获批,2015年底前将开工,2018年一期建成投用,到2025年,将形成4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70万吨货油吞吐量,远期将形成9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200万吨货油吞吐量。包括机场、铁路在内的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为我省物流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机遇很多 挑战并存 打造多点多极发展布局
谈到主管的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物流办主任李家国如数家珍。他说,近年来,我省物流业实现较快增长,物流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产业体系逐步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正逐步优化。
据了解,2014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5.48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7.8%,年均增长12.1%;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586.79亿元,比2010年增长65.8%,年均增长13.5%,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6%。
目前,全省有120家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居中西部前列,聚集外资物流企业35家、国内大型物流企业40家。
在新都物流中心现有30家平台公司中名列前茅的成诺物流园,创建于2010年,与世界及中国知名物流企业淘宝物流(DHL)、菜鸟物流、京东物流毗邻,位于核心地带。园区内聚集了上海聚益物流、江苏诚义物流、江西红金荣物流、湖南巨邦物流等数十家颇具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年产值达20多亿元,为国家贡献税收4000多万元,成为新都物流中心响当当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公司之一。
截至2014年底,四川已建成进出川通道23条,其中铁路7条、高速公路15条和水运1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现货邮年吞吐量54.2万吨;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956公里,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运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10公里,居西部第一位,“公路港”模式获全国推广;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218万标箱。
依托重要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产业聚集地,全省已初步形成成都、川南、川东北三大物流区域。成都国际航空物流园区、青白江铁路集装箱物流园区、新都物流中心等各具特色的物流集聚区相继建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等,四川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物流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和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西部重要的物流中心,为我省物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我省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主要表现为物流成本偏高、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当前,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一段时期,全省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也将面临严峻挑战。
李家国说,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是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实际,作出的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将加速新的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形成,从而对物流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促使我省物流形成多点多极的发展布局。
同时,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大规模流动,形成新的物流集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使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集中和市场需求增大,促进物流集聚区形成,城乡统筹的发展,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日用工业品下乡,加快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引领新一轮物流技术的革命,核心技术和关键物流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催促着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急迫需要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精益化的物流服务。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土地红利、人口红利和简单再加工红利正逐渐减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加快上升,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加,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给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省迫切需要一批深入参与区域合作、国际分工的大型物流企业,及通往周边省(区、市)和畅通国际的物流大通道,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节点,这对我省区域物流合作和国际物流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创新规划 精心谋划 现代物流企业蓄势待飞
2014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社会物流总费用上升趋缓,物流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2015年一季度,四川省物流业实现平稳开局,基本符合发展预期,但由于工业投资下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物流需求释放趋缓。二季度,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四川上半年的物流业可望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李家国认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四川物流业需冷静思考,不能一味简单强调基础设施投资。更需要在国际、国内统一的物流市场建设方面积累经验,尤其在国际合作方面需要成为双向多边相关物流服务协定、标准的重要主导者,而非被动的参与者。
既要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又要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苦练内功,快速融入国际大物流之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外企业提供优质良好的全程物流服务,以赢得市场。
李文端说,“我们不满足成诺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我们希望实现自我超越。”去年以来,看到互联网电商在各行各业的兴起和发展,李文端心里越来越觉得成诺物流需要谋求创新发展,特别是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的号召之后,这种感觉在李文端心里更加强烈。
李文端认为,互联网与物流行业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电商是看不见的“天网”,要在物流行业发挥作用必须依托布局合理的物流园区,必须依托公路网这个“地网”的“结点”来实现,而现有的“结点”太少太稀缺,这是物流业大发展的瓶颈,没有“地网”的大发展,“天网”难以落地,“互联网+大物流”也难以实现。
“物流行业当前需要改变只在中心城市建园区、建平台的格局,四川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向地市州拓展,要去开垦地市州和县城的‘物流荒地’,成诺物流要向这些‘荒地’要发展空间,我们下决心要在全省二线城市及百万人口大县建设成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集群。”李文端说。
十届省政协副主席解洪认为,四川物流业应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的同时,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把握中国四川与国外经济体之间的物资交流情况,适时安排物流计划,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并与我国物资进出口量大的大型企业加强联系,掌握这些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情况,为这些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特别是目前投资比较大的铁路、石化等基础产业。
同时,四川物流业还应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
此外,物流企业要转变观念,开拓综合物流服务活动,像铁路这样的中国传统大型运输企业,探索将传统的运输行为转化为综合物流服务行为,主动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建设,培养一流物流管理人才队伍。
细看“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四川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将给现代物流业带来巨大机遇,推动物流企业的谋划创新,为整个现代物流产业插上腾飞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