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成都经济区一马当先,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强势崛起,四川区域活力不断迸发。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全省五大经济区2015年重点工作方案,就经济区发展要点进行了全面部署。
成都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方案明确,作为国家级新区,成都经济区今年要抓好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修订完善工作,加快推进成都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园、阿里巴巴西部基地、中建钢构西部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
方案特别提出,要积极借鉴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争取国家支持设立成都自贸区。
川南加快铁路公路建设
作为经济增速最快的川南经济区,强化区域协作、产业成链集群和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方案提出,要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联席会工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区域合作。
方案提出,今年要加快成贵铁路、成渝客专建设,确保成渝客专如期开通运营,加快宜叙古、自隆、内威荣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长江宜宾至重庆川境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富顺—永川区板块页岩气开发等铁路、公路、水路、水利建设。
川东北推进旅游专项合作
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方案提出要制定川东北经济区旅游联动发展方案,推进开展经济区旅游专项合作,构建精品旅游环线。尤其是加快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建设和巴中光雾山旅游区综合开发,加快推进万源市八台山—龙潭河旅游项目,推进“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力争年内创建完成2个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
攀西立足资源深度开发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攀西经济区今年将全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方案提出,攀西经济区要推进钒钛等优势资源深度开发,着力延伸产业链;有序发展水电产业,培育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产业,将清洁能源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高产、优质、生态水产养殖业;以及加快发展以阳光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攀西经济区还肩负起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重任,借助云南桥头堡建设,打通西南出海大通道。积极对接滇中经济区,打造金沙江经济圈。
川西北发展特色生态经济
靠生态经济撑起的川西北经济区,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方案提出,继续加强森林、草地、湿地、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继续加大沙化土地治理、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加快成兰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建设进度,争取尽快批复川藏铁路雅安至康定(新都桥)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快川藏铁路康定(新都桥)至昌都段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