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成都告别“内陆城市”身份“蓉欧+”3年内拿下全欧洲
来源:四川日报网 发布时间:2015-12-19 浏览数: 标签: 蓉欧+ 成都 四川物流

  编者按

 

  “十二五”收官之年,成都实现了数个历史性突破:“蓉欧快铁”实现双向对开;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大关;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经济体量占全省的比重已升至35.34%,达到新高……

 

  动力何来?肩负“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重任,成都完善城市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以不竭的创新引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在“十三五”的起点前登高望远,成都定下新航向。回望版图,一系列崭新的“经济地标”已然崛起,如基石,如引擎,支撑成都稳稳航向未来。

 

  从今日起,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成都经济新地标”,通过梳理这一年来全市经济发展的成就,触摸经济热点、把脉未来动向。

 

  近日,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批;时隔一天,德国宝马汽车传出消息,中国唯一宝马整车陆路进口集运中心,将最快于明年1月落户于此。

 

  宝马看中的是成都未来便捷高效的运输能力和通关条件。而这一选择背后,反映出全球物流格局发生的重要变化。

 

  今年9月,随着成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正式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加快告别“内陆城市”的身份,转型“国际内陆型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并以三年为期,定下更大目标:形成联通泛亚、辐射全欧的“一带一路”大走廊,进而加速带动产业升级。

 

  一个点:

  国际铁路港 从内陆打开一扇门

 

  在有关领导看来,随着蓉欧快铁打通向西通道,成都由过去的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末端,“调头”成为前沿。这一历史机遇下,成都应该做什么?

 

  他随即给大家展示了一张图,“成都要争当枢纽——一个连接欧洲和泛亚的枢纽。包括日韩、欧盟、南亚、西亚等,都通过成都连接起来。”刚刚更名的“成都国际铁路港”,被寄予厚望。

 

  今年11月,成都铁路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五部委的联合验收。这是四川首个、西部内陆第二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同月,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批,可同步开展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增值加工、商品展示、出口退税等业务。

 

  从成都铁路口岸这个“圆心”出发,一份四通八达的“射线图”正在绘制完成。根据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计划,在2015-2017年期间,铁路港拟启动建设口岸枢纽设施、道路等共计15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近19.3亿元。三年内,建成国内最大的国际铁路港。

 

  届时,将全面建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仓储分拨中心、智能公路港、贸易展示区、总部基地五大功能组团,企业总部聚集度位列全国同类陆港园区首位。

 

  一条线:

  蓉欧快铁 串起亚欧货运大通道

 

  2013年4月开行的蓉欧快铁,被视为继重庆、郑州之后的中国第三座欧亚大陆桥,由于运输里程、运输时间等相比之下最短,加之每周稳定开行、冬季不停运等诸多优势,成为了当前国内最快的中欧班列。

 

  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两年多培育,截至今年12月14日,蓉欧快铁已开行往返班列174列,累计发货3.5万吨,总货值7.8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通道和经济走廊。

 

  这条线的能量还在不断积聚。2015年下半年,成都正式启动“蓉欧+”战略。根据计划,蓉欧快铁的国内延伸线将相继布局到深圳、宁波、厦门、昆明、武汉、凭祥等城市,以期通过铁路间的互联互通,吸引更多货物搭上蓉欧快铁;在欧洲方面,则将把终到站延伸到德国的汉堡以及荷兰蒂尔堡等地,最终形成蓉欧快铁面向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市场的“一线两核多点”网络揽货、多点位合作格局。

 

  3年后,蓉欧快铁有望呈现这样的景象:每天对开2列以上,国内10个以上枢纽城市开通“蓉欧+”班列,欧洲端分拨点数量达10处以上,辐射范围从波兰罗兹扩大到整个欧洲。

分享到:
上一篇:两家物流一字之差 宜宾市民邮寄家电遇烦心事 下一篇:成都地铁4号线将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