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发展100个先进制造企业,技改100个传统制造企业,培育100个制造业名优品牌。”近日,内江市召开全市先进制造强市推进会,吹响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冲锋号。
瞄准“一带一轴一区”调整生产力布局
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及内江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内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内江市制定出台了《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2016—2020)》。
据悉,2015年,内江市共有345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2%;完成总产值1563.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4%;增加值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7个百分点。制造业成为内江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强力支撑了内江经济发展。
内江市经信委主任葛强表示,内江市将瞄准成渝城市群发展带、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川南经济区“一带一轴一区”调整生产力布局,增强产业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增强产业的配套性、协同性和服务性,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推动全市制造业在全省的地位稳步提升,打造成渝经济区先进制造强市。
加快实现“内江制造”向“内江智造”转变
10月23日,内江市在浩物机电有限公司举行2016年度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设备”科技重大专项“轿车发动机曲轴磨削自动化高效柔性单元”示范工程课题启动会。该课题是四川省唯一列入2016年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设备”科技重大专项的课题,并获得中央财政3485.96万元支持。
参加该课题研究的成员单位有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第二机床厂、四川浩物机电有限公司等高等院校、设备制造和开发企业。目标首先是实现“轿车发动机曲轴磨削自动化高效柔性单元”生产线所有设备国产化,然后推动整个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再向智能化车间、智能化工厂迈进。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科技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内江市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首要目标是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此外,内江还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装备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提升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专业化,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发挥名优品牌带动作用,提高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
葛强说,通过大力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实现“内江制造”向“内江智造”转变、“内江增速”向“内江效益”转变、“内江产品”向“内江品牌”转变。
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内江市成立了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新增用地计划,统筹安排好新增制造业用地指标,重点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加大制造业品牌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在财税支持、政府采购、商标培育、能源保障、科研孵化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