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从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获悉,本月20日起,将组织开展今年第二批安全生产巡查工作。
省政府安委会将组建巡查组,对广元市、遂宁市、眉山市、资阳市、凉山州等5个市(州)政府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巡查工作延伸至辖区内的部分县(市、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开发区(工业园区)及企事业单位。各巡查组在市(州)工作时间为“大气强化督查行动启动两天时间,10个现场督查组共督查点位205个,发现问题点位100个。”11月9日,省环保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推进第一轮次强化督查工作,川东北机动组还出动无人机进行督查。
11月6日起,我省环保部门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大气督查行动。当天,经过专题培训的66名督查人员,划分为10个现场督查组,奔赴成都、德阳、南充等地开展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11月7日,德阳督查组在罗江县双龙玻璃纤维厂检查发现,该厂上胶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严重,大量刺鼻青烟未经过烟囱总排口,从烟囱缝隙逸出直接排入大气环境。督查组现场要求该单位立即停产整改,同时责成当地对其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强化督查中配备的无人机,在督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比如,川东北机动组采用无人机对南充市顺庆区搬罾镇嘉陵江沿岸砂石厂集群进行督查。实时传输画面和传送数据显示,该区域砂石堆场均未采取覆盖等防扬尘措施,砂石厂集群上空PM10、PM2.5等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督查组当即责成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强化工作举措,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拟定的整改方案,加快搬迁进度。
督查组还利用无人机对南充市南部县大堰乡巴尔湖线青龙咀大桥建设工地和露天焚烧秸秆等工作进行了检查。相比传统检查手段,无人机在此次督查上的运用突破了空间限制,克服视野局限,以其机动性和快速性,有效提高大气污染源的巡查和违法证据搜集。
据省环境监察执法局统计,11月6日至7日,从各市发现问题点位按类型看,排名前三位为:防治扬尘措施不到位54个、环评手续或环保设施验收报告问题14个、未建成污染防治设施12个。相关问题已及时交由属地,依法进行处理。2周,对存在重大突出问题的单位,可适当延长巡查时间,或者开展巡查“回头看”。
此次巡查工作以查问题、促整改为主要任务,重点检查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的情况,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情况,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和“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安全生产规划、职业病防治规划制定和实施等9方面内容。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针对巡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向各被巡查地区印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巡查结果将纳入省政府对市(州)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