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新闻 >  市州新闻联动
成都高新自贸区亮成绩单 挂牌9月创新成果40项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08 浏览数: 标签: 四川物流 成都高新自贸区 创新成果

  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四川自贸试验区自挂牌以来,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探索差异化试验路径、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多项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1月3日,成都高新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17年度重大制度创新案例》,全面梳理制度创新之举,展现位于四川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片区核心区——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对外开放新成果。

 

  挂牌9个月以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先后形成“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双创债”、企鹅医生“互联网+医疗创新”等改革创新成果案例,取得了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40项。

 

  在这些案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类20项、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类5项、统筹双向投资合作类5项、推动贸易便利化类5项、激活创新创业要素类5项。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专门建立基本数据库和云端大数据池,通过在线协报建和协同审批平台,在三维BIM报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实现部分流程的自动审批,大大方便了企业。

 

  而“先照后证”综合管理系统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的投入运行,则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双告知”工作信息化、自动化。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制改革、“三十二证合一”、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改革等创举的实施,让业务办理效率平均提升40%。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不仅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上下足了功夫,在优化服务方面也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去年上半年,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双创债”在成都高新自贸区诞生,“双创”债务融资工具为支持“双创”发展而“量身定做”,债券募集资金可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偿还银行贷款或通过委托贷款、股权投资等,支持一批诚信优质“双创”企业获得稳定低成本融资;而“连锁型”高新技术服务超市的设立让孵化器、政府部门、科技服务提供者与创业者能够有效串联,形成合力,进一步壮大各类市场主体。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方存好在发布会上表示,四川自贸区总体方案第一条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既是基础,也是核心,起着“牛鼻子”作用。“我们的40个制度创新案例里,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有18个,占了全部案例的45%。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厘请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放管服’上取得更大突破。”

分享到:
上一篇:全省国企资产规模破8万亿元 居全国第6位 同比增长15.6% 下一篇:四川开出第一张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发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