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对信息流、资金流的把控后,马云最终将目光转向了电子商务“三流”之一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宣布退休仅18天后,马云来为阿里集团物流平台战略站台。近日,“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正式启动,由阿里巴巴等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公司宣布成立,由马云出任公司董事长。
马云说,这是一个理想主义项目,准备花十年来做,“未来能否成功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这个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马云现在看问题越来越宏大,从阿里集团CEO位置离开后,马云现在的角色更像是设计师。”在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看来,不同以往从小做起,菜鸟从一开始就高举高打,成功了就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但不成的话就会特别“惨烈”。
力鼎资本副总裁吕晓彤认为,阿里集团想做的就是基于大数据的物流网,根据天猫大卖家的分布,选择最好的地方建中转中心。然后从用户下单到配送完成的整个购物流程中,阿里可以调配各个仓储中转站和快递公司的力量,力求把成本降到最低,时间做到最快。这样阿里既掌握了信息流,又掌握了物资流,还制订了规则。
3000亿怎么花,菜鸟不“菜”
记者查询工商资料显示,菜鸟公司注册资金达50亿。大股东为阿里巴巴,出资21.5亿元,占股43%;银泰投资16亿元,占股32%;富春和复星集团各投5亿元,各占股10%;而三通一达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仅1%。
除了现有股东外,未来中国人寿[-0.43% 资金]和中信银行[-0.23% 资金]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将为智能骨干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马云称,菜鸟将投资3000亿元,希望在5-8年的时间内,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年度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具体3000亿元如何花?阿里巴巴副总裁童文红表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线下搭建一个全国2000多个城市物理仓储网络;二是,用互联网思维运营所需系统和应用技术的研发等。
首先从“拿地”开始。“两三个月前,菜鸟在杭州召开了第一次股东预备会。之后,各地政府就非常踊跃地跟我们联系。目前,已经有十几个城市的项目已经开始推进,包括北京、天津、广州和杭州、金华等。” 沈国军透露。
其次,就是数据化运营。在洪波看来,物流看起来是一个个包裹在路上,但核心还是数据。互联网公司有能力整合资源和信息,把数据统一调度起来。
“用户、卖家、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之间存在太多的信息隔膜,大量的信息并没有高速流转起来。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来看实在太可惜了。”童文红说,阿里绝不做物流公司,只是去搭建平台,让仓储服务商、快递公司和配送公司跟菜鸟的平台进行对接。
不抢快递公司生意
大股东阿里巴巴究竟会如何处理与各占1%股份的几大快递公司之间的关系也颇耐人寻味。毕竟,“三通一达”和顺丰都已有自己耕耘多年的物流网络与运营模式,纳入到“菜鸟”的盘子中,它们会否就此失去了自主权?
对于“菜鸟”和快递公司的关系,马云是这样解释的:“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个物流网做起来可能会影响所有快递公司以后的商业模式,以前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可能不对了,因为它完全基于互联网思考。”
事实上,即便没有“菜鸟”,来自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天猫平台的订单也占据“三通一达”业务总量的六成左右。因此,快递公司看上去被阿里巴巴“绑架”了。对此,洪波认为,“没办法,你的订单大部分要依赖于阿里的话,那你不被它绑架被谁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