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汽运集团迎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总支书记赵泽华
早在2004年之前,太原市东山过境高速公路朝阳出口往北100米的松庄此段还是一片杂草荒地,如今这里却形成了一座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
走进山西汽运集团迎泽物流松庄园区。园区内办公楼宇整齐林立,货场宽敞有序。物流仓储适时运转,专线车辆各行其道。看到这场景,记者根本无法将荒郊野岭此类词汇与之联系在一起。而这一切变化都与山西汽运集团迎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总支书记赵泽华有着密切关系。在他带领下,迎泽物流不仅华丽转身,而且更树立了物流行业中一家小企业成功破局谋变成长为综合现代物流企业的标杆。
“五无”受命
由于煤焦、冶金等产业规模巨大,山西一直是物流大省,但却不是物流产业大省,物流企业呈现“小、散、弱”格局。而山西汽运集团迎泽物流有限公司的前身太原市迎泽物流中心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迎泽物流,最早由温州一民营老板投资于2002年成立。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直亏损。2004年,他将中心股权作价转让,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另外一家民营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原太原市迎泽物流中心的基础上,合作成立了山西迎泽物流有限公司。也就是在这一年,赵泽华来到了这家公司。
当时,他来到迎泽物流,第一感觉就是一片杂草荒地,根本不像现在园区这样具有规模。物流公司里只有几间破烂不堪的简易仓库,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周边道路交通也极不方便。
“当初我来接管这个企业,可以说‘五无’受命,无资金、无管理、无人才、无设备、无资源,起步十分艰难。为了度过难关,刚来之时,我们几个管理人员连续3个月没有拿一分钱工资。物流企业要起步,必须有资金。缺钱,我们只得到处想办法借钱。由于银行等怕担风险,都不愿意借款。最后,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和我的员工们开始自己集资。管理层带头多集,普通员工少集,多则十多万,少则两三千,好不容易凑了四五十万,终于能让企业迈出真正发展的第一步。”赵泽华回忆说。
天性不服输
“众所周知,物流是一个投资大、风险高、责任重、环节多、工作条件差的产业。但作为国家扶持的朝阳产业,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它不仅有效解决社会就业,同时能有效保证市场消费需求。说实话,2004年之前,我根本没想到会和物流扯上关系。我之前先后掌管过山西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下属的晋运宾馆、凯利实业开发公司和山西宇星客车有限公司。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我做事的基本原则。正是有这个信念,再加上团队合作,集团扶持,基本上都使这3家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可能就是因为取得了这些成绩,得到了集团的信任,临危受命,来到了迎泽物流。”
“公司发展期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赵泽华介绍,2004年,通过全员职工集资,终于有了起步资金。可是,面临的各种问题仍然很多。当时,园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三教九流聚集于此,都想从中分杯羹,再加上职工成分复杂,还有一些驻站小物流企业无序经营,使得公司管理极为混乱。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即便有资金也要亏损。
摆在赵泽华面前的,即是该如何出手?最终,赵泽华选择了用管理做突破口。“从2005年开始,公司就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用制度来约束,去其糟粕。终于,一些不法经营人员和小企业因为不想受约束,慢慢都离开了园区,公司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华丽转身
“企业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小细胞。只有一个个小细胞都活了,社会经济才能大步发展。”在采访过程中,赵泽华每向记者谈及企业发展,总是颇有感触。经过9年来的发展,迎泽物流已经由单一的物流园区经营,发展成为集园区经营、第三方物流、食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零担快递服务和客运出租、信息服务等的“5+2”业务板块的现代综合物流企业,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从2006年起,迎泽物流开始华丽转身。赵泽华告诉记者,园区作为迎泽物流发展的立足之本,成立伊始就坚持从规范物流园区管理,树立企业品牌入手,围绕建立诚信、和谐、整洁、有序、繁荣的物流市场为中心,重点在园区服务、园区规划、园区形象和园区转型等方面下功夫。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园区的基础服务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以及园区品牌等已成为山西物流园区的典范,先后吸纳了广东德邦、河南长通等130余家中小型物流公司的加盟入驻,物流专线540余条,通达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日货物运量3800吨,年货运量612万吨,年货物吞吐量1071万吨,运输货物价值达360亿元。
走“差异化”路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走“差异化”之路才能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7年,迎泽物流围绕走“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之路,以市场开发为主导,逐步培育开发出以德克士食品为主的食品冷链配送业务。在配送过程中,配送中心逐渐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配送队伍,以物流供应链的延伸为导向,大力发展物流供应链镶嵌式服务,先后与中部、西部市场的570余家德克士餐厅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食品吞吐量达1.8万吨,并相继在郑州、兰州、西安、北京、呼和浩特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将服务外包业务辐射到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实现了公司向食品冷链专业物流服务发展,跻身全国食品物流五十强。
转眼进入2012年,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回购民营股份,迎泽物流成为国有企业山西汽运集团全资子公司,正式更名为山西汽运集团迎泽物流有限公司。
也就是在这一年,该公司在赵泽华的带领下,又开始大手笔建设食品冷链商贸物流中心项目。该项目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店街,总用地294亩,总投资4.6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太原市区最大的冷冻鲜活食品交易中心。该项目采用前市场后库房设计模式。目前,投资1.6亿元,用地100亩,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初见规模,常温干燥仓储库、冷藏库、冻品干活交易厅、商品商户信息及精品类食品展示区等构建完善,预计年底投入运营。
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两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行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小压力,物流企业自然也不例外。
赵泽华告诉记者,物流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往往是市场越冷淡,竞争就越激烈,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最后一公里”(即从物流商到终端客户)的物流成本最高、代价大、难消化。因此,迎泽物流应对眼下经济形势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务瓶颈,探索现代物流发展新模式。
对此,赵泽华有着清晰的经营思路:“目前,公司不仅依托新组建迎泽快递公司,稳步建立了以迎泽物流为中心,太原市经销点为节点的营销网络体系,形成物流与营销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的独具迎泽物流特色的新型服务模式。而且还通过入股加盟等形式,加快快递网络建设,打通全省物联通道,实现零担专线、快递和客运小件快运三网合一运营覆盖全省,以此实现市内配送公交化,省内快运班车化,场站功能多元化、管理服务品牌化,从而让城市工业品能顺利下乡,农产品顺利进城,促进消费,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在描绘迎泽物流的发展蓝图同时,赵泽华也谈及了自己的企业梦想,眼下,公司将迎来更大发展,但是真正的好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却极为短缺,所以公司将继续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人才。与此同时,在经营上还要努力实现管理信息化、经营网络化、服务标准化、效益品牌化。最终,实现迎泽物流“立足太原、辐射山西、影响全国、服务世界”的大物流目标,引领山西物流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