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军目前担任安能物流董事长一职。
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新型的以加盟模式提供开放式零担网络平台,为各类生产商贸企业提供公路零担运输服务的物流供应商。
安能物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准时、服务、经济的物流产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整合传统物流小货代及物流创业者,创造新的颠覆性零担加盟模式打造中国最大的零担快运加盟网络。经过3年努力,企业规模迅速成为中国加盟制零担网络第一名,零担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已在全国建立12大分拨中心,拥有近2000名员工和1000个遍布全国的加盟网点。
加入安能物流前,王拥军曾任职天地华宇集团副总裁和科尔尼咨询公司。
从成立至今,安能物流像一架飞行器,在不时的调整角度和姿势中高速飞行、前进。
安能物流在2013年的发展,让业界惊叹不已。11月24日,公司正式宣布在全国重点枢纽中心布局已经全面建设完成,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五大核心内网正式实现互联互通,年内1000家网点发展计划已经基本完成,同时并正式开通湖北、湖南、吉林、江西、河南、山东、辽宁、福建八大省份加盟网络。
从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安能物流在2013年继续高速增长情况:与2012年相比,货量规模增长了150%或更多,加盟网点数从原来的157增加到将近1000个,扩张了近6倍,员工数从去年600人左右增加到现在1400人,增长了1.5倍多。
以上都是安能物流在前两年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再增长。除此之外,2013年的安能物流还发生了很多显著的、深层次的变化。董事长王拥军表示,2013年是安能物流从摸索到定型的阶段,是安能物流公路货运加盟生态体系稳定固化的一年。这一年,也奠定了公司今后三至五年快速增长的基础。
内外兼修,夯实网络生态体系
在2013年,安能物流又陆续做了很多活动:4月14日华东招商网络大会、6月16日华北招商网络大会、7月14日全国网点1000+计划之西部网络招商暨产品推介大会、10月26日第一届全国网络工作大会、11月24日华中网络招商加盟大会等。我们都看到,安能物流每新启动一个区域市场,加盟者都会接踵而至,使得每次启动大会的招商加盟场面可谓是“相当热烈”。2012年时的观望和犹豫,几乎可以说是一扫而光、不再重现。
安能物流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是如何实现的?
2013年,安能物流的分拨中心已经增加到29个,运营场地增长了2.5倍(达到10万平米);条码扫描已经在所有的票件上得到强制使用;为了尽量减少中转比例,让更多的货物直发到达,新通道不断打开,线路数翻了3倍——所有这些努力都进一步确保了安能物流操作品质的稳定。
王拥军认为,除了平台的“硬功”扎实外,更离不开企业对“内功”的强化。
2013年,安能物流在“内修”方面下了大工夫。他们不仅通过建设分拨中心扩大产能和升级IT系统、加强团队建设及扩充员工岗位等方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而且围绕运营体系,强化标准化水平,达到了运营品质和管理机制几近可以固化的阶段。
在网络管理上,安能物流完善、修正了规则。以前,像当产生需要确定是由分拨中心还是网点负责、定责比例是多少等问题时,往往有弹性的空间存在。今年,安能物流从细节出发,强化了网络管理规则,统一了流程,做到一切由标准和系统说话。“任何人来讲情面都没有用,系统对大家一视同仁,包括系统的自动扣款机制,谁的任务完不成罚款就会被自动扣缴。”
产品及服务水平的提高,为网点带来增值收益,使网点心甘情愿接受管理;网点提供统一、标准、优质的服务,反过来又促进安能物流品牌效应的提升。“这是安能物流2013年内功修炼最刻苦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承,保障了安能物流整个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
王拥军认为,通俗的评判2013年内外兼修的成功与否,可以从市场和运营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考量安能物流打造的产品是否得到了加盟商的认同,是否帮助了加盟商开拓了市场。毕竟安能物流是一个运营平台,它必须为加盟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考量网点的服务能否跟上平台的要求,获得客户认可。网点是平台重要的服务环节,如果网点管理不善,服务功能差,那么即使平台已经提供了相对不错的产品,网络品质也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事实证明,经过这一年的摸索,安能物流打造出了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网络。”王拥军表示,目前安能物流所推出卡车航班定时达产品,市场接受度较高,每个网点单点的出货量都在持续稳定增长。所推行的仲裁制度、流程管理,99%的网点都非常接受,没有产生抵触思想,安能物流整个网络已经能够做到有责必惩。
“游戏规则被大家接受,安能物流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将更加顺畅。”王拥军还表示,夯实自身公路零担加盟网络的生态体系的意义,不仅限于为安能物流和加盟商奠定了发展基础,也是对中国公路货运零担网络领域的一次有益的新探索。“这是2013年安能物流取得的最大成绩。”王拥军说。
与时俱进,调整加盟政策
2013年,安能物流对加盟政策作了一些重大调整。
调整一,拓宽加盟渠道。
2013年,安能物流的加盟渠道更加多元化了。原来平台曾经一度考虑加盟者一定要有做公路零担的资源和经验,但随着安能平台的价值的深度挖掘,这一想法现已不在考虑之列。而且加盟商加盟之后,不仅局限于只做安能产品,若能自有其它物流业务则更好。即使没有,加盟商无论是从快递还是第三方物流转入,都非常欢迎。
目前安能物流的网点加盟商,就包括那些来自快递的、第三方物流的,或从其他零担直营公司门店跳槽过来的。从门店增长情况看,安能物流加盟商数量在以裂变的方式增长着。
加盟政策有针对性的调整之后,新进加盟商既能保持原有业务,还能扩大收入来源,既降低了创业者的投资成本,还能为安能物流的网络平台中互相提供业务增量。
调整二,专线直营。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安能物流越来越发现,为加盟商把运营平台做好才是其最核心的工作,不仅定时达卡车航班线路产品要丰富,更要“从头到尾”注重服务品质。
随着快速的发展壮大,安能物流平台每日货量快速增长,分拣的时间越来越紧张,如何做到品质的高度可控成为公司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安能物流2013年提出,原则上所有新增干线必须全部自运营,对既有加盟专线也要逐步收回,以完成全部专线的直营。
王拥军解释,以安能物流的规模,如果专线全部采用加盟的话,他们发现七八条线路问题不大,但到了七八十条线路的时候,加盟专线老板们原有的一些个性化服务就会对平台运作形成干扰。这就是安能物流采用自营干线的原因之一。为了保证品质,车辆可以外包,但是线路的运营要自己来做。“安能物流的产品要求高度标准、高度一致,容不得任何个性化。”王拥军强调。
目前,安能物流基本实现了所有主干线的自营。长三角区域之前的加盟专线现在也已全部转为直营,另外又新开了70条短途专线,并自建了12个二级分拨中心。王拥军表示,原来的专线车辆和加盟商转型专心营运网点业务,拓展市场,这对加盟商来说,避免了专线的重投入,无疑更具吸引力,“大家都非常接受”。
据介绍,安能物流运营一年以上的网点基本都能实现月营业额20—30万,意味着这些网点基本上月净利润可以达到4—5万,一年基本上可实现净利润50—60万。网点平均水平一天能做到2—3吨货量,最大的货量一天甚至能达到30多吨。
2014年安能物流将继续推进加盟模式,从点、线、面全方位加大投资以扩充网点的产能、提高专线的运营品质、增加网络覆盖,力争每年在这三方面综合增长率达到100%—150%,用五年(2013—2018年)时间,发展成为在中国经济型零担货运网络里面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我相信再走一两年,就会开始有人以类似安能的模式跟进,但是到那时候,这一领域的门槛相对会变得很高。”王拥军对安能物流的前景越来越有信心。
博弈资本,力争互助共赢
听故事,待赢利,这是基金和风险投资人的一般法则。不同的投资人,有着不同的偏好、不同的需求,他们要考虑风险跟收益的平衡。以最小的风险谋求最大的收益,这是投资人亘古不变的追求。
对引进投资的态度,王拥军非常明确。他肯定,一种有价值的商业模式从开始发展到成熟,资本的作用不可或缺,而企业一旦真正创新了一种商业模式,真正建立了一个比较强有力的团队,发展及赢利路径也变得越来越清晰的时候,自然会吸引到投资方的关注。他表示,就中国物流行业来说,每年成功的投资案例也就十个左右,处于“粥少僧多”的局面。投资人很多,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却很少。
安能物流的发展,当前备受投资人瞩目,我们也经常看到、听说王拥军与投资人接触。不过他表示,来自各方的投资人对安能物流,有的看好,也有的看空。对此,他所谈的重点并没有在于计划引进多少数量的资本,而是将与投资人接触的过程作为一种收获。他认为投资人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最佳试金石,可以通过与他们接触来不断提升自己。“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其实非常感谢那些看空安能的人,正是他们各种各样的挑剔,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更加谦卑、谨慎地对待经营和管理。”
“当然,我们会选择更合适的投资人。对于真正投入安能的人,我们必将以利润作为回报,力争帮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投资增值10—20倍,这是安能的信心,更是安能的责任,也为了彼此心存的那份信任和感谢。”王拥军说。
但是,赢利现在还不是安能物流的主要目标。王拥军表示,在安能物流的战略规划中,有三个优先级:第一是质的保障,要在开设更多线路的情况下保证产品及服务的品质。第二是量的提升,要持续拓展网络,通过增加网点数、每个网点的出货量,提升整个网络的货量。第三才是赢利,有了质和量的保证之后,安能物流才会更多去考虑提升毛利,但这将是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扩大规模来获取,而不是靠涨价、收取高额费用实现。
加盟和联盟,引领公路零担未来
王拥军分析,当前影响中国公路货运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中国整体行业产能过剩。从上游来说,客户行业发展受限,导致货运需求不会发生太多的增长。运输行业本身前几年的产能极度扩张,以致太多的小微企业使整个运输行业产能过剩,从而限制了运价的提升能力。过去十年,公路行业的运价基本上没有增长,而成本要素却增长了三倍,在这种情况下,客户选择的余地不断增大,他们掌握了在要求低价格的同时还要求好服务的主动。
另一方面,物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尤其是在人口红利吃尽,人力资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人成为越来越难以管理的因素。建立团队和低成本管理,成为企业在发展壮大、跨地区扩展规模的成长阶段中重大挑战。
王拥军认为,面对诸多挑战,直营物流企业在中国面临的管理困境会逐渐增大,而联盟或加盟方式则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与成功运用加盟制的快递“通达系”相比,公路零担行业走加盟之路目前仍是一种“偏门”。在中国零担行业中,2008年是一个分隔年。以前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但随着赢利收缩、员工满意度降低、企业经营难度加大,2008年以后成立的较大规模的物流企业基本上以加盟制为主。
“联盟或加盟方式,就是用一套完善的体系、系统把一些独立的经营个体联合、整合起来,今后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专线联盟或区域联盟也不失为一种适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的好方法。”王拥军表示,中国需要类似于加盟制、联盟制来解决直营难的困境,今后这两种方式在公路零担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会很高,可能将会成为主流的企业组织形式。
安能梦,中国梦
在认真细分市场后,安能物流认为公路零担市场的奶酪,高端部分只有10%左右,余下80%左右的客户渴望的仍是一流的产品服务、二流的价格水平,能够为他们提供这种服务的经济型企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导。
当前市场的现状是,很多直营的零担物流公司服务不错,但是价格高,客户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价格的时候,往往被迫使用一些服务不稳定的专线。安能物流的出现,为这些客户带来了希望。
安能物流不仅是平台,更是物流企业,他们以打造全国最大的经济型零担网络为愿景。王拥军认为,要满足大众零担市场的需求,从商业模式上说,只有加盟制才切实可行,因为加盟制是唯一能够大幅度减少成本的方法。但他同时也表示,虽然经济型零担市场很大,但能做这件事情的人并不多。首先要快速建立一个平台,吸引加盟商进入,再以长期、重投入的方式拓展、拉动平台扩张,方能在市场上立足,在这部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一过程的前期需要强悍的团队和巨额资金支持。
安能物流正在以此为目标前行,着力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实现加盟商和平台的双赢,又能够切实解决大部分使用公路零担网络客户的需求,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王拥军表示,从规模上,安能物流目前实现目标的程度还不到十分之一。但一直以来,安能物流对经济型的定位贯彻非常坚定,例如他们给网点提供非常经济的价格(基本与外面的个体专线持平),拒绝采用豪华装修和闹市区租赁。“相对直营公司,安能物流的门槛非常低。客户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倡导先把这些做好,降低每个加盟商创业的成本,一切以产品和服务为依托。”王拥军表示。
从宏观角度来说,王拥军希望安能物流能够为帮助国家解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出一份力。他说,加盟快递在帮助中国电商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安能物流则通过打造全国最大的经济型零担网络,以更低的成本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推进转型升级、帮助他们打造出更强韧的供应链,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这也是安能物流的中国梦。”
高端人才,弄潮物流业
“选择物流,也是选择了潮流。”王拥军在正式加入安能物流之前,在半导体、芯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制造类的大型企业工作过,也在科尔尼做过咨询,差不多三、四年换一个行业。他认为自己人生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TNT收购华宇物流,这让他第一次有机会对物流进行了全景式的了解。
王拥军认为,高科技行业已经进入一个高度成熟的时期,这些行业已经形成了高度的分工,站稳脚跟的公司都成了“巨无霸”,绝大部分后来者都成了一个个螺丝钉,只能对应一个非常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在其中,个人的力量更显得微乎其微,职业上升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
从五年前开始,物流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渐有高端人才放弃科技等行业的阳春白雪,兴致勃勃到物流界做起摸爬滚打的下里巴人。因为“在物流行业内,大家都是‘小蚂蚁’。只是这些‘小蚂蚁’有着无限可能性,可以定产品、定价格、定团队、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团队的发展战略,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力、以及行业所给予的自由度是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
2012年1月1日,王拥军正式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安能物流,与初创团队一起,带领着大队“小蚂蚁”,开始了奔向大梦想的奋斗。
目前安能物流70%的经理有着本科以上学历,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是职场精英,有过很多大型企业的丰富从业经历。安能物流在管理方式、管理体系等方面,已经趋于成熟。
“顺丰、德邦这些优秀的企业职业化起步更早,从现在开始,物流行业的职业化将会走向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人士、职业化人士进来,帮助这个行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做得更好。”王拥军还提出,职业化人才进入物流行业,需要与有传统行业实操经验的人士有机组合、结合,否则理论难以落地。只有两者相融合,把实操经验和从其他行业引进的先进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发展思路相结合,才能发挥专业化和职业化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