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析 >  精彩观点
谁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来源: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发布时间:2015-07-23 浏览数: 标签: 物流政策解析 互联网+ 传统

  “互联网+物流”形成的首要因素在于将改变原始物流的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实现智慧物流。“互联网+”形势下的信息化,不是单纯地建网站、搭平台、开发APP,而更多的是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在管理监控、运营作业、金融支付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来改造物流产业,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物流生态。

 

  互联网物流企业实施“互联网+”是一种基于长远目光的战略考虑,物流作为母行业在向其他业态渗透过程中会相对容易。也许物流可以免费,但延伸出来的业态却能够赢利。各企业若深耕“互联网+”领域,在流程管控、配送效率、用户体验上做到极致,想必能够在互联网物流的红海中拥有一片天空。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园区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

 

  2014年物流业投资增势迅猛,一大批知名物流企业已经或正在筹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案例层出不穷,各类投资机构普遍看好物流业。结合“互联网+”战略在物流行业的“上天落地”,2015年将会成为物流园区发生深刻变革的起始之年。

 

  物流园区:细分和融合发展“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园区的模式只有一种,就是经营土地,建造适合于他的客户群的区域,包括库房、道路和服务等。”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负责人恽绵说,“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物流园区是有功能定位的,有公路港类型、有出租存储类型、有服务类型、也有服务加出租类型。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又不一样,有分拨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等。”

 

  事实上,随着国家近年来对物流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电商等平台的崛起,促使物流园区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对提高物流效率的要求不断增加,使一些物流园区功能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了行业细分。具有竞争优势的平台型企业“裂变式”发展,在物流地产、快递快运、干线运输、汽车物流、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各种产业向物流产业的融合也正在走向深入,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逐步走向商贸业、金融业等“多业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以某个产品或产业为核心,相关的研发、采购、设备、制造、维修、销售、物流、回收以至于金融、保险等业态高度集聚,协同发展的“产业融合体”雏形显现。

 

  更多精彩点击政策解析

分享到:
上一篇:互联网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原因 下一篇:催生互联网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4点原因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