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业界关注的跨境电商进口税改方案似乎已浮出水面。据悉,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
(一)改革后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将不再按照“行邮税”而是按“货物”标准征税,同时关税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按70%征收,取消50元免征点。
(二)行邮税相应提高,从目前的10%、20%、30%、50%四档调整为15%、30%、60%三档,50元起征点保留。
(三)对于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准入门槛上浮,改现行的“负面清单”为“正面清单”。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4月8日实施的跨境电商税制新政落地的意义重大,标志着过去三年多的跨境电商试点工作的结束。从“税”的最基本层面确定了跨境电商的模式和地位,代表了国家及政府对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一、征税标准提升,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同台而战
征税标准的调整是此次改革最受关注的内容。按照现行标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按照“行邮税”征收,即大部分商品仅需缴纳10%的税费,且税额在50元以下的还可享受免税。但4月8日之后,消费者很可能将不再享受免税优惠,同时需要按增值税加消费税的70%的缴税。虽然新的征税标准依然较传统贸易进口模式存有一定幅度的优惠,但大多数跨境进口商品的价格还是将迎来较为明显的上涨。
有业内人士认为,缩小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之间的税差,减少因税差造成的“不公平”现状,是此次改革的总体基调。跨境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基本已成定局,跨境电商依赖税差获利的模式将遭受更为严重的冲击。同时“低价”已经成为用户对于跨境电商的最重要诉求之一,换言之,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如何在税改后持续保有相对于传统渠道和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更加考验平台的综合实力。原本就已非常残酷的跨境电商价格战将变得更加血腥,在资金、资源、转化率上存在短板的企业将以更快的速度消亡。2015年中期,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而至2016年年初,则有行业报告指出,这一数量已缩减至不足一万家。
观点:脱离跨境电子商务萌芽的初期红利阶段,税改后的跨境电商才是真正检验行业能力的开始。
1、价格:某司是从一般贸易进口开始的行业老鸟。在行业初期,通过一般贸易进口销售的产品,是脱离产品的本质的。产品溢价一般都要超过200%,国内商超成本、渠道费用和推广成本是造成行业价格无法下降的主要因素。所以跨境电子商务最主要解决的是渠道和推广费用而并非税费。政策红利只是跨境电商导火索,所以税改后的渠道和推广成本,才是跨境电子商务与一般贸易的真正战场。
2、品质:一般贸易进口的产品需要检验检疫,跨境进口的产品只需要检疫。在跨境电商如火如荼的2015年,跨境电商的消费投诉和产品投诉不断提高。消费者在体验价格带来的浮华盛宴以后,将更趋于理性和谨慎。一般贸易进口凭借良好的线下体验和检验检疫的双重认证,必将强势回归。大型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累数年的供应链整合也将凸显优势。如果2015是进口产品的价格之年,那么2016将是进口产品的品质之年。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成本的提高已经是必然趋势,产品品质和客户体验才是消费者选择购买渠道的第一要素。从业者要更多的考虑贸易的本质和消费的本质切勿脱离——物美价廉。
二、行邮税50元免征,下一个风口浪尖
如果新税率修改后,变成关税零,增值税和消费税(部分商品才会有消费税,如化妆品)征收一般贸易为标准的70%,即为11.9%,这种调整适合保税备货模式,但对于直邮模式,本身就不存在批量进口的行为,在国外就形成独立包装的订单,只是将若干订单打包一块发到国内,同一般贸易不沾边,如果也将使用新税率,无疑是将跨境电商两种进口模式作为一种贸易海关代码统一制定税率。新税率的调整,可能会对直邮集货B2C和保税备货B2B2C分别出具体细则,不会一概而论。
观点:直邮发力,整合物流还是做烂品质。
1、物流:海淘伊始国际物流的解决方案无非人肉代购及快件清关。人肉代购由于站在政策对立面举步维艰,杀鸡儆猴式的“空姐代购案”也时刻警醒个人代购的神经。快件清关由于政策把控不严,早已成为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和个人代购的灰色通道。海关查验率的逐步提高和邮政清关政策的明朗,无疑将更大程度的将直邮阳光清关往正确的方向推行。对于已经在保税区建立通关基础和整合好海外仓储的企业,今年将会有所回报。
2、品质:海外直邮原本是对产品品质的最好保障,但是国内跨境电商大肆促销的爆款产品在海外却一物难求,让消费者不经赞叹海外买手的采购能力。其实不然,海外有很多移民开的礼品店,这些礼品店通常有两份进货单,一张是海外供应商的,另一张则是国内供应商的。在跨境保税褪下光环的这一年,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将成为跨境直邮企业的必修课。
三、正面清单,制度考验全球供应链整合
在4月8日推行的税改方案,不仅在税收层面做出了新规定,跨境进口商品准入门槛的提升,是业界更为关注的话题。根据多方验证的信息,“正面清单”将取代“负面清单”成为海外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的依据。目前,“正面清单”的具体内容暂未获得披露,但基本原则为不涉及进口许可证件的日用消费品,同时,部分涉证的消费者购买需求大的生活必需品有可能也会列入“正面清单”。
这就意味着,跨境电商进口的商品品类将受到严重限制,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保证货源供应稳定,同时如何在有限的品类范围揽得更多的品牌合作伙伴,将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海外供应链提出更为严格的考验。
“无法及时作出供应链调整的电商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成长压力,而海外供应链资源优势明显的企业将从中受益。”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新的跨境电商进口税制的实施,叠加跨境电商业务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广,开启了全球品牌高地时代,全球品牌直供对所有跨境电商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观点:海外产品众多,爆款产品局限。跨境直邮有望让小众产品回归。
按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管理规范,目前从事保税仓开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对产品进行提前备案后方可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直邮集货模式由于并未大规模开展,目前还可以用快件的清关方式进行业务开展,无须提前进行产品备案。根据目前对新政的理解,集货直邮将对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品类丰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也为供应链开发提供数据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