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从2011年申报重点物流企业就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走的是供应链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化管理。从2010年开始至今,公司目前已投入380万,并将继续投资200万进行防盗卖系统的软件开发。目前主要应用的信息化技术是仓储监控管理、ERP系统、视频会议、车辆管理。
信息化改造效益明显
进行信息化改造后,公司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强大的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平台能为广大的业主和第三方提供车源、货源和仓储信息,业主方及第三方可以利用平台或系统主动联系车源、货源和仓储信息的联系方,帮助车辆满负荷运输,避免了车辆在运输途中空载返程,这样既节约了运输成本,又提高了运输的整体效率;其次,通过信息化,我们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软件管理使得日常工作更加便捷,办公流程加快,比如信息发布、通知传阅、费用报销等等运转速度都大幅提升,让办公信息在平台上完全实现公开。再次,有了信息化我们抱团发展有了保障,参与竞争,也要看信息化水平高低。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困难,从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到信息化工作方式有个逐步的接受过程。在信息化过程中,我们的管理手段也要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目前,我们员工都能使用信息化办公工具,我们现在也开发了自己的OA系统。另一方面,刚开始时业主方也有抵触情绪,他们的商业观念比较传统,认为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怕信息公布造成商业信息泄露。现在业主也逐渐明白只有信息共享,才可以做到各取所需,因为你有的别人没有,别人有的你有。
承建雅安分平台待突破
我们是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雅安数据中心的承建方,但是现在数据中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突破。具体表现是平台认知度不高,企业注册率低,使用率低,严重制约了数据中心作用的发挥。我们现在很缺乏货源、车源信息,数据中心大部分信息是省平台推送下来的,这还是前面提到的信息共享的问题。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个数据中心是托放在我们企业的,缺乏公信力,其他企业会认为这是企业行为,而且雅安物流企业比较零散,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出面进行倡议,号召大家把资源放在平台上共享。现在平台主体很单薄,信息不丰满,我们希望能将所有信息的资源能载入平台,形成强大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很多货源方、车源方还不理解这个平台的用处,比如通过信息共享,车源能够联系到业主,往返都有货可载,不存在返空的情况。但是业主自身信心不足,片面认为这会增加成本,而不是降本增效,造成平台的使用力度不够。再者,也有我们平台自身不足的问题,专业度需要提升。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则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向来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我们认为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大平台,这样大家才可以各取所需,取长补短。现在我们企业最缺乏的是外地企业讯息的获取,造成信息闭塞的现状。我们希望能实现资讯互通,通过观察分析别人的发展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避免“闭门造车”。就整个行业来看,信息化也便于公共信息及时发布共享,让物流资源在系统中实现分享,从而带动区域物流企业乃至全省、全国物流企业共享车、货及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