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开放
顶层设计一体化市场打通南向大通道
四川是中国西部开发开放的前沿。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1-6月四川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53.8亿美元,增长42.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18%,而同期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为53.6亿美元,下降13.6%。贸易类别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分别占到四川与东盟贸易额的前两位。
成都海关分析认为,在与欧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外贸下滑的背景下,四川与东盟的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显示四川省近年来扩大开放实施的“南向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车5年的昆曼公路一直被分布于老挝会晒与泰国清孔间的湄公河所阻,随着清孔—会晒大桥建成通车,成都与曼谷间陆路行车不超过30小时。不仅是公路,据悉,泰国首条高速铁路—曼谷至呵叻府一线将在2014年底动工,建成后将与昆明通往万象的高铁相连,一路向北,将连接正在修建中的成昆复线,从而架设其又一条南向出川陆路通道。
在推动“中国—东盟”现代物流合作,打造西南出海国际物流大通道中,四川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刚就认为,作为国际物流枢纽,四川具备多重区位优势,首先临近东南亚,是与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汇点,连接多条经济走廊,也便于就近融入和参与多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四川是西部的大枢纽,而成都是重要的消费基地、物资集散地、制造业基地。打通四川向南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是促进西部更加开放的重大举措。
向西开放
以蓉欧快铁为标志建设西向大通道
向西开放是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西部内陆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西部内陆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都要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体,就要全面融入世界生产流通体系。抢险抓住向西开放的历史机遇,克服西部物流短板,开辟物流新通道将全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蓉欧快铁是实施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物流新通道,彻底改变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港口的历史,加强中国西部与中亚中东及欧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联系,助推向西开放战略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全长9826公里的蓉欧快铁,新“亚欧大陆桥”价值正日益显现。
初运行的前半年,蓉欧快铁就已搭载105家企业货物出口欧洲,企业所在地范围覆盖西南、华南、华东等地区,并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进行沿途收发货物,提供整柜及散货物流服务,在中、欧、俄建立了保税物流分拨中心。
2014年4月,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成都铁路口岸获批为国家临时对外开放口岸,这是全国继哈尔滨、郑州、重庆之后第四个铁路开放口岸。德国的汽车、法国的红酒、波兰的牛肉,将搭载返程的蓉欧快铁,抵达成都铁路口岸,提供更多优质实惠的消费品。
同时,成都铁路口岸启动了整车及肉类指定进境口岸申报工作,将推动成都中欧货物集散中心建设。成都市民可以购买到新鲜直递的法国红酒、波兰牛肉等优质食品。
今年1-7月,该口岸监管进出口货运量33.1万吨,同比增加25.6%;进口货值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据统计,共有433家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货物通过成都铁路口岸运达美国、日本、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过一年多的市场培育,“蓉欧快铁”的货源满载率可达90%,近期还出现了爆仓的情况。今年7月开通的中亚货运专列,将承载国内的小商品、小家电等产品运往中亚五国,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副省长甘霖在调研时曾指出,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商贸物流中心”以及成都市委市政府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战略部署,“蓉欧快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物流项目先行者,其发展意义重大,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蓉欧快铁”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一是打造门户,建设枢纽。要把成都大成内陆开放门户,建设西部物流枢纽。二是扩大出口,开拓进口。带动四川外向型经济功能向东西南北向拓展。三是强化效率,提高效益。力争功能集成,充分发挥效益,建立时间台帐,形成“大通关”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