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京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5月22日,京东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9美元,融资规模达到17.8亿美元,上市当天市值到达260亿美元。在京东的招股书,物流不仅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也将是下一步投入的重点。
京东豪言掷百亿自建物流
京东自2004年上线以来,就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物流配送中心。货物从供应商到顾客的全过程都由京东经手,都在IT系统的监控和支持之下,都能与供应商实现库存数据共享。2007年京东开始自建物流,截止2014年4月,京东的招股文件中称,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超过1855多个区县的自建物流体系,仓储面积达230万平米,2000多个配送站,近3万名配送员。2011年完成C轮融资后,刘强东放出豪言“京东将在未来3年投资100多亿加强物流系统”。京东在全国物流大网的布局,是中国电商自建物流最大的一张网。如今,提起京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建自营的物流体系。强大的物流能力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也一直是京东吸引并抓住用户的金字招牌。
京东招股书物流体系概况
借助这个庞大高效的网点系统,京东可以在43个城市实现“下单当日投递”,在265个城市实现“下单次日投递”,两者合计占定单总量的70%。
自建物流撑起京东晚来的O2O
相较于其他电商企业来说,京东的O2O战略显得稍微晚了一点,动作幅度稍微小了一点,但这并不妨碍京东依仗自身物流网打造“1小时本地生活圈”。2014年3月17日,京东在北京召开O2O战略发布会,宣布与快客、好邻居、良友等多家知名连锁便利店品牌的上万家便利店达成合作,正式进军O2O领域,今后用户在网上下单后,将由距离家最近的便利店负责进行配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你采购的商品送到你的手中。京东方面表示,将联合全国上万家便利店,试点O2O战略,今后用户在网上下单后,最快可在15分钟内送达用户,打造国内电商行业“最快物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全覆盖。
京东在O2O方面最大的优势就是数年来投入巨资建设的自建物流网络,包括1400个配送站以及超过1.5万的配送人员,京东在物流方面的强大能力是其反击其它巨头的最大武器,也是京东开展O2O的最大依靠。这对传统物流行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逼迫着传统的物流企业开始向互联网转型升级,开始思考如何跨界进入电子商务来获取更多生存资源。
京东O2O服务运营体系
2014年3月10日京东与腾讯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向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子商务服务。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以助力京东在实物电商领域的发展。事实上,京东的O2O是电商行业的一个衍生品,他切实存在于你身边的,并进一步将电商行业延伸。
渠道下沉:渗透三线至六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2014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家电网购市场规模达830亿元,同比增长56.6%。京东顺势发布消息称,将进军中国广袤农村,拓展三线至六线城市渠道的战略决策。
2014年1-6月,京东推先锋站计划启动,实现了在三至六线城市物流提速。
2014年4月,京东与新希望达成战略合作,布局农村市场,主要的模式是依托物流+金融+信息探索农业电商。
2014年10月,京东与中国邮政战略合作,拓展三线以下城市O2O。
2014年11月,京东首个县级门店启动,地点河北赵县,名字叫京东帮,计划三年完成超过1000家,即2017年达到一县一店,实现配送网络从县到乡镇村的全境覆盖。
2014年12月,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宣布,京东拟2015年6月前发展数万名村民代理,覆盖中国数万个村庄。京东这一计划是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4年12月,京东集团与四川省仁寿县政府就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仁寿县成为京东下乡进村“星火试点”的首个签约地区,通过在多个方面合作,搭建起工业品下乡和特色农产品进城的平台。
京东掀起下乡大战
2014年,对京东而言是想要国际市场和中国农村市场,“鱼与熊掌兼而得之”的一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和互联网逐步普及,网络购物在县城里越来越流行,数亿农村网民的网购 需求也亟须满足。京东正是在这样一个契机之下,找到了渠道的缺口,悄悄地将自建物流体系向广大3-6级城市覆盖。截至2014年3月31日,京东自建物流已覆 盖全国495个城市,占中国城市数量近75%。京东还加入了由农业部牵头的“信息进村入户”项目,并计划在2014年内陆续对接全国1万家左右的农村信息 服务站,将其作为网络代购点,以及农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点。未来3年,京东将投资10-12亿美元继续加大物流建设,目标是使全 国广大的县城、农村用户也能享受到网购的便利。
试水冷链 冲击生活必需品
生鲜市场一直是电商所垂涎的业务之一,但生鲜产品粘稠度高,保鲜时限短等问题都是配送环节中的拦路虎,不过,这似乎并不能阻碍京东进军生鲜领域的决心。
2014年4月26日,京东集团宣布,与中国最大的海洋食品企业獐子岛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活鲜领域展开O2O垂直供应链深度整合,力图打造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生鲜O2O新模式。与此同时,京东还和著名啤酒品牌青岛啤酒达成合作,实现了存活期仅为6天的“冰爽原浆啤酒”由酿酒桶出厂到消费者餐桌的闪电接力。这两项合作也意味着京东开始对生鲜发力。
京东2014年物流布局数据
近年来,电商业内有不少生鲜电商巨亏转让。京东的尝试可谓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以O2O撬动冷链配送,实现了“四两拨千斤”。京东在今年年初曾高调宣布其线下便利店计划,已联合近万家便利店。目前,京东与品牌厂商的合作模式多为厂商负责“干线运输”,即用户产生订单后当天将产品通过自身的物流配送至省会城市冷藏,然后由京东与便利店共同完成城市内的小仓储和最终配送,实现24小时冷链配送。
虽然国内市场长久以来都是阿里巴巴独大,但京东还是通过探寻自己独特的道路成为中国另一个线上零售巨头,今天京东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容忽视。《纽约时报》26日发表一篇深度报道,专门探讨了不同于阿里巴巴的另一大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的发展模式。不同于阿里,京东通过搭建庞大的自营仓储与配送平台的商业模式日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