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他被认为是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的重要部分。“一带一路”的整体框架包括围绕陆权与海权建设,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形成互联互通的亚洲经济体系;合作重点则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近60个国家表态支持,同时也获得东盟、欧盟、阿盟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另外,中国已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
“一带一路”主要经济带
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主要包括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
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一带一路”主要交通
铁路
1、中俄珲春---扎鲁比诺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高铁
珲春与符拉迪沃斯托克若通行高速铁路,将使两地通行时间将大大缩短。促进“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整合俄罗斯与我国交通运输资源,使区域内的港口、道路、口岸联为一体。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重点在木材、矿产、水产、农业种植、建筑、物流等产业进行投资合作。加快通道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尽快完善珲春铁路口岸与马哈诺口岸设施。扩大双方在轻工产品、食品、日用品、建材、木材、水产、煤炭等方面的双边贸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现有旅游线路基础上,努力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和自驾游、铁路游等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对方地区度假、疗养、购物、观光,推动双方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2、中泰铁路
“中泰高铁换大米计划”经过一波三折终于在2014年12月签定。中泰铁路连接泰国北部的廊开和南部港口玛达普,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开进曼谷的中国铁路,有利于泰国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整个地区的互联互通,有利于泰国商品的出口,也为中国游客开辟了一条快捷抵达泰国的新线路。中泰铁路合作迈出这一步,对于中国在东南亚推进铁路合作项目有示范和先导作用,有助于中国高铁在东南亚推广。
3、中国投资匈塞铁路
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中、匈、塞三国已达成协议,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力争在两年内建成一个符合欧盟标准、适合各方需求的现代化快速铁路。这条铁路的改造建设将成为中欧与西巴尔干地区合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投资项目将使匈牙利成为中国货物运输到西欧的重要中转枢纽。位于布达佩斯以南的V0绕城货运铁路线能够使相关货运火车不再进入布达佩斯,从而可以节省铁路货物运输的时间。这一项目同样需要中国的资金。这条铁路建成后,匈牙利铁路公司将会增加运营收入,减少布达佩斯市内的铁路运输压力,同时提高客运能力。
4、规划新泛亚铁路(京昆高铁,京沈---哈大---长春---吉林---珲春(哈牡绥东)----海参崴高铁)
新泛亚高铁直接联系印度洋海域的港口,如吉大港、加尔各答港等,可更便捷、安全和低成本的获得能源、矿产物资。强化北京、西安、成都、昆明等城市与东南亚半岛各国重要城市,印度洋沿线滨海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密切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活动,切实增强中国经济的辐射影响力。通过京沈、哈大、长春--吉林--珲春(哈牡绥东)----海参崴高铁联动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港、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港,东方港,进一步扩大与日本海经济圈、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将东北亚与东南亚通过中国大陆高铁网便捷的沟通在一起,真正形成亚洲地区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实现国家向外战略投资,通过泛亚高铁网建设,输出高铁技术参与邻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带动铁路沿线地区的开发与投资。
高速:
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
卡拉奇—拉合尔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充足资本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航线、港口:
1、连云港:“一带一路”规划将连云港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从中国东部沿海连云港出发,沿陇海铁路大动脉,西出新疆进入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经俄罗斯、波兰直至荷兰的鹿特丹港口。这是一条连接亚欧两大洲的世界上最长、最经济的运输线,也是辐射众多沿途国家的一条黄金贸易线。连云港将利用港口资源打造保税及金融物流新格局。
2、中俄西伯利亚铁路-北极航线(海运):北极航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步预测在本世纪2050年以后,北极地区海洋性冰川将大部分消融,届时一条自中国东北三省(珲春等)向北穿过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再经过北冰洋到达北美东海岸和西欧沿海地区的贸易、能源大通道的战略意义将凸显。同时,北冰洋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资源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能源供应基地。
3、规划渤海湾水水国际中转港:通过水水中转国际枢纽港整合大连、营口、锦州、唐山、天津、黄骅、烟台的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同时成为大宗物资水水集散基地,统筹大连、营口、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东营、龙口、烟台的大宗物资运输。该区域同时是建设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和国际休闲旅游胜地的最佳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