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析 >  解析深度
宜宾港发展概况
来源:川流天下 发布时间:2015-05-15 浏览数: 标签: 宜宾港 物流政策解析

  宜宾自古有“填不满的叙州”之称,是长江黄金水道起点,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公路、水运、港口、航空立体配套,被列为国家公路货运枢纽和全省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成为四川出川的“南大门”和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四川宜宾港位于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汇合处。宜宾港分为翠柏港区、南溪港区、江安港区、新市港区4个港区,涵盖志城、罗龙、白沙、新发等11个作业区。规划港口可利用岸线75.7公里及其陆域,规划到2030年宜宾港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00万标箱,远期达500万标箱。

 

  截至2014年,宜宾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从2011年的8053标箱迅速跃升到120316标箱,实现了连续3年翻番,年均增长达151%。

 

  发展脉络

 

  2010年12月29日,四川宜宾港开港试运营。“开发建设四川宜宾港,是省委、省政府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作出的重大决策。宜宾港开港试运营,标志着四川‘打造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通江达海桥头堡’战略向纵深推进,标志着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正式步入‘临港经济’时代。”临港区负责人表示。

 

  2012年4月12日,成都海关、宜宾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宜宾市是与成都海关第一个签署关市合作备忘录的地方政府。

 

  2012年12月21日,四川宜宾水运口岸正式开放 。“宜宾水运口岸规模大、条件好,配套设施完善”,省口岸办主任李熊表示,经过四川省口岸办的验收,宜宾市水运口岸被评为长江上游条件最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水运口岸。

 

  2013年2月18日,“宜宾—上海”直航班轮开航仪式在四川宜宾港志诚作业区操作码头成功举行。这是宜宾市第一艘宜宾直达上海的班轮,开创了四川地区水运港口集装箱班轮直达上海的先河,结束了四川地区水运港口无集装箱班轮直达上海的历史。

 

  2014年6月24日,《宜宾港、水富港战略合作座谈会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云南省昭通市举行。宜宾市长徐进表示,宜宾港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水运枢纽港,水富港是云南第一内陆大港,推动宜宾港和水富港发挥各自优势,在集装箱中转、江海联运、口岸通关、港口物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必将成功实现优势互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全面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2014年8月底,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主体完工 。该项目是宜宾打造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建成,有利于增强宜宾港的综合辐射功能,形成“港区联动”,使保税物流和口岸物流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四川宜宾临港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降低制造业的物流成本。

 

  2014年12月16日“宜宾-武汉-上海直达日韩航线”集装箱首航。该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宜宾港内外贸航线网络,实现与武汉港及外贸集装箱运输主干航线的无缝连接,大大降低本地企业物流成本,为广大货主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对增强宜宾港的辐射能力,提升宜宾港整体竞争力和宜宾作为川南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10月11日,宜宾港与武汉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港共谋发展。武汉港务集团总经理陈世丰表示,建立发展宜宾港和武汉港的两港联动合作关系,通过构建湖北武汉、四川宜宾两地水运中转枢纽通道,旨在进一步增强宜宾港在西部地区的货物集散能力,促进西部地区货物在武汉新港中转,尽快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集装箱航运中转网络。

 

  2014年10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宜宾设立宜宾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进口粮食口岸。宜宾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征宇介绍,宜宾港设立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后,可直接从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直接进口粮食,减少粮食中转所带来的起吊、仓储、报关报检、损耗等费用,将有效降低进口粮食物流成本,推动宜宾港周边粮食物流业聚集发展,加快满足腹地范围内白酒、饲料等以粮食为原料的产业发展的需求。

 

  2015年1月23日,“水富——宜宾——上海”集装箱班轮首航活动在宜宾港举行。这标志着云南水富港成为四川宜宾港首个稳定的集装箱喂给港,四川宜宾港正式成为集装箱现代化内河枢纽港。

 

  2015年4月10日,宜宾港与南京区域港口群(南京港、合肥港、马鞍山港、淮安港)、唐山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宜宾—南京—唐山(环渤海湾)”、“宜宾—南京—日本、韩国”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仪式在南京港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环渤海湾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串起一条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新纽带。未来通过各港口的统筹协调,并配合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等系统化运营,为“北粮南运”、“西煤东运”等规模化运输打开新通道,将有效提高综合运输的物流链管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大宗物资往来成本。

分享到:
上一篇:泸州港发展概况 下一篇:成都宜宾泸州武汉 携手共筑物流大通道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