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物流发展“互联网+物流”实现透明化
德邦物流模式是否也要改变,是否也要撕掉传统的德邦模式吗?对物流行业来讲,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基础就是透明连接物流。“互联网+物流”形成的首要因素在于将改变原始物流的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实现智慧物流。“互联网+”形势下的信息化,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来改造物流产业,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物流生态。
寄托移动互联网构建物流行业运力电子商务平台,海量货主和运力供应商通过平台实现信息交互、匹配、运力购买、在线支付、在线管理等行业需求旺盛的、能够极大提升行业作业效率的功能。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物流行业,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过多、非标准化、管理低下几个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让物流行业作业模式更加高效,重建物流行业经营模式。
兰铁局规划“互联网+物流”网络
记者5月30日从兰州铁路局获悉,按照《兰州铁路局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该局将用3年时间实现由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变,实现铁路货物发送量占甘、宁两省区全社会货运总运量10%以上的总体目标,形成现代物流发展体系,将兰州和银川建设成两大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该局将利用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全局内外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互联互通;将兰州和银川建设成为两大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开拓区域内、中国西部及欧洲与中亚市场。着力建设五大区域物流经济带,具体包括以兰新线和陇海线为依托的主要区域物流经济带和宁夏沿黄区域物流经济带,以及五大辅助区域物流经济带等,形成“综合运输、大宗商品贸易、物流基地、电子商务、物流金融和双轨经营”六大商业模式。
依托中国铁路95306网,兰铁局将构建线上线下互动商业模式,优化物流发展空间布局。在甘肃构建以兰州国际物流枢纽为骨干,以嘉峪关、金昌等5个区域性物流中心,酒泉、张掖、白银等8个地区性物流中心为支撑的丝绸之路经济走廊;在宁夏构建以银川物流枢纽为骨干,以中卫、石嘴山2个区域性物流中心,固原、吴忠2个地区性物流中心为支撑的沿黄经济区,加快企业、制造业产业基地、流通节点等要素向物流园区聚集,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经济安全的现代物流网络。
宁波物流业布局“互联网+”
5月6日,国际物流撮合交易服务平台“咖狗网”上线公测,成为宁波又一家物流电商平台。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贸易港,宁波口岸的航运、货代、物流企业多达3000多家。在互联网应用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宁波市航运物流业对接“互联网+”步伐正在加快。
作为全球重要港口和大型口岸,宁波物流业发达,而瞄准物流货代行业的电商服务探索也在宁波如火如荼地展开。继前几年涌现海空网、四方物流网之后,最近宁波市又涌现出多个物流电商平台。
宁波港携手生意宝 率先实现“互联网+港口”
生意宝携手宁波港,将“宁波港液体化工交易市场”开发建设成为集液体化工品线上交易、线上支付结算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先进交易平台。
宁波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锚地,2014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70万标箱,箱量排名保持大陆港口第三位,是中国大陆唯一入围世界集装箱“五佳港口”的港口。而生意宝是中国B2B电子商务的最早开创者,公司是拥有包括“行业网站+联盟”的B2B电商平台、“商品+联盟”的大数据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B2B交易型生态公司。
“此次与宁波港的战略合作,将大力推动公司大宗商品在线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公司金融战略的布局。同时,通过‘大数据+电商交易+互联网金融’三大平台,可全方位助推港口物流企业的‘互联网+’实质性落地。”网盛生意宝董事长孙德良说。
港口是水陆交通和物流的枢纽,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十分的特殊地位,历来有国家“门户”、“窗口”、交通“枢纽”之称。随着“一带一路”具体措施的出台,将为港口业带来新的机遇。
“港口拥抱互联网+,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其实质就是要使港口由海运物流链条上的空间节点升级为信息服务节点。互联网+对港口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时还没完全显现,但可肯定的是,互联网+是实现‘智慧港口’的基础,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港口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曹磊表示。他认为,“互联网+港口”构成联通港航物流业的电子商务,从而再造和改造了原有港口服务模式,使港口服务模式从原有的链条式变为平台式,是一种扁平化的过程。港口之于互联网,没有“是与否”的选择,只有“主动与被动”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此前,宁波港就已“试水”互联网+,早在今年4月,首个由国内港口自主研发的铁路生产业务系统——宁波港铁路生产业务系统(TBMS)正式投入运行,大大加快了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融入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实现了海铁联运等业务的决策、管理、操作、现场控制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使纵向业务流程、横向部门信息协同更为便捷,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
我国航运业要依托“互联网+”实现新蜕变
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航运业如何搭乘“互联网+”的春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飞跃式发展备受关注。近日,记者就“互联网+”为传统航运业态模式带来哪些改变?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战略促进航运业发展?如何更好利用航运大数据,推动航运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话题采访了宁波航交所总经理董善华。
董善华表示,航运业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互联网将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演进,同时,近几年国际贸易和大宗商品需求的变化,以及航运联盟不断产生,引发了全球航运市场格局的新一轮整合调整,航运业处于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航运业势必要利用“互联网+”实现自身的服务升级并寻求新的蜕变。
中国邮政可切入金融物流电商三大领域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的11个重点行动领域。其中,中国邮政可结合邮政金融创新转型、包裹快递业务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等动作切入普惠金融、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
在“互联网+”普惠金融领域,《意见》强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
在“互联网+”高效物流领域,《意见》要求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重点开展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三项工作。其中,在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工作中,提出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加快推进县到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意见》提出要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更加普及,标准规范、公共服务等支撑环境基本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