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介绍,2014年物流行业总体运行温和增长、质量提升。经测算,2014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超过210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超过3.4万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两项指标增速与2013年相比均小幅放缓,但仍高于同期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
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超过9.7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增速延续小幅回落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7%左右,说明物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同时,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物流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进出口贸易依然疲软。2014年铁路货物周转量预计下降6%左右;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同比分别回落4.1和3.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高,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消费品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
1-3月:物流运行开局平稳、总体良好
2014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1.9%,比上月小幅回升0.4个百分点。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等主要分项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回升。显示出春节过后,物流活动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业务总量指数回升,物流活动趋于活跃。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小幅回升,业务总量指数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水平,反映出春节过后,物流经济延续了年前的平稳运行态势,且稳中有所回升。各主要分项指数的回升幅度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表明供应链上下游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尚未完全启动,物流需求增势较为温和。从后期走势看,新订单指数回升、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至55%以上,显示出物流经济具备企稳回升的市场基础。
1-2月,宏观经济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在此背景下,社会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但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增速回落;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小幅回落,物流服务价格略有上升。总体上,我国物流运行呈现“稳中偏弱”的基本特征。
2014年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3.0%,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各主要分项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回升,且保持在50%以上。显示出3月份以来,物流活动趋于活跃,物流运行呈现稳中回升的发展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3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及各主要分项指数均保持回升态势,显示出,随着中国生产建设季节的到来,供应链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经济活动趋于活跃,物流运行进入稳中回升的区间。分行业看,道路运输行业回升较为明显,回升至55%以上。分企业类型看,小微企业均回升至50%以上。但各项指数回升幅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今年以来我国物流运行整体上较为平稳。
1-3月份物流景气指数持续回升,一方面,社会物流需求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3月份以来呈现企稳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在增速回落的同时,物流市场结构向好转变、物流服务价格稳中回升,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1-7月 运行平稳,结构继续优化
2014年4月份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7.7%,比上月回升1.9个百分点。 4月,在物流业各主要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回升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上;分行业看,运输型和仓储型物流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升。总的来看,4月份物流活动较为旺盛,物流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4月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回升,显示出物流活动转旺,供应链上采购、销售等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物流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5%以上、从业人员指数延续回升态势,显示出社会物流需求有所回暖。分企业类型看,小微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回升至55%以上。分行业看,运输型物流企业稳中回升,仓储型物流企业回升明显,运输与仓储环节的物流活动双双回升,反映出宏观经济进入稳中趋升的运行区间。
2014年5月份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5.2%,比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5月,在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平均库存量指数、物流服务价格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有所回升;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与上月持平。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5月份,受梅雨季节到来等季节性因素影响,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水平,显示出物流业呈现高位趋稳的发展态势。分行业看,运输型物流企业回落,而仓储型物流企业有所回升,意味着当前经济回暖仍处在由生产端向消费端传导的过程。在运输型物流企业中,受南方多省市暴雨水灾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道路运输业回落较为明显。
2014年6月份中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6.7%,比上月回升1.5个百分点。6月,在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上。分行业看,运输型和仓储型物流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升。显示出,6月份物流活动较为活跃。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6月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有所回升,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水平,显示出物流活动较为活跃。新订单指数回升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预示着物流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分行业看,运输型和仓储型物流企业均有所回升,意味着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市场活跃度提高,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分企业类型看,大、中、小型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均保持在50%以上,尤其是小型企业,回升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
2014年7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6.8%,比上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7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在较高水平上仍有小幅回升,尤其是分行业看,铁路、道路、水运等运输企业均有所回升,而仓储环节的库存量指数下降、库存周转加快,显示出宏观经济运转加快,物流市场活跃度依然较强,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企业新订单指数回升0.7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2.3个百分点,预示着后期物流业务活动具备稳中趋升的发展基础。但同时,资金周转率指数回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位于50%以上,而物流服务价格指数仍在50%以下,反映出行业回款速度减慢、企业经营仍存在较大压力。
1-7月份,我国物流平稳运行。市场规模增速趋稳、结构继续优化;企业效益总体偏弱,但有所好转;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所下降、物流运行的效率提升。在物流运行企稳的同时,企业资金紧张、经营成本上升、物流价格低位运行等问题值得关注。
前三季度物流运行:速度趋缓、质量提升
2014年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1%,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平均库存量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8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显示出物流活动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势有所减弱。分行业看,铁路、水运企业有所回升,但道路运输企业有所回落,仓储环节的平均库存量指数和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均有所回落,反映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仍然位于50%以下,环比回升3个百分点,显示出物流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但整体偏弱。企业新订单指数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预示着后期物流业务活动将延续平稳走势。
2014年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6.4%,比上月回升2.3个百分点。9月,在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幅度在2个百分点以上。分企业类型看,综合型和仓储型物流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回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9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有所回升,显示出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生产建设旺季,物流活动季节性转旺。分行业看,受“国庆”节假日因素带动,快递物流回升更为明显,达到65%以上。企业新订单指数回升3.9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7.3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对后市的信心较为充足,预示着物流业务活动将延续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同时,资金周转率指数回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位于55%以上,而物流服务价格指数位于50%以下,反映出行业回款速度减慢、企业经营仍存在较大压力。
201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在此背景下,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增速趋缓、质量提升”的基本特征。一方面,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有所回落、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低迷、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物流市场结构优化、物流资源集约化趋势明显。
第四季度:高位趋稳 看好2015年发展
2014年10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9%,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10月,在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均有所回落,而平均库存量指数、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回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10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有所回落,但仍位于54.9%的较高水平,显示出物流业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但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保持适度增长。从物流环节来看,动态环节的运输企业和静态环节的仓储企业业务活动增长态势较为均衡,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中生产与消费较为协调。从后期走势看,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0%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55%以上,预示着物流业经济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快递物流等部分物流业态将进入季节性旺季。从成本效益情况看,主营业务成本指数高于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且差距拉大,显示出企业经营仍存在较大压力。从资金周转情况看,资金周转率指数回落,反映出企业经营面临的资金环境有所趋紧。
2014年11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6.5%,比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11月,在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和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回升,而平均库存量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物流服务价格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11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回升,显示出供应链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经济活动加快。从行业来看,受外贸需求回暖和西方 “圣诞节”假日因素影响,水上运输业回升至54.8%。受国内“双十一”电商促销活动的影响,邮政业和仓储业延续增长的势头。从区域来看,除中部略有回落,东、西部较上月有所回升,且均位于50%以上。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型物流企业均位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从后期走势看,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0%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54%以上,预示着物流业经济将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
2014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7.5%,比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12月,在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各单项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平均库存量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物流服务价格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新订单指数和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回落。但受春节长假因素影响,物流活动将有所减弱。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辉认为:12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回升,反映出物流业经济延续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平均库存量指数和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双升,且回升幅度相近,显示出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相关企业活动较为活跃。资金周转率指数回升,显示出物流企业回款速度加快,企业融资难的情况有所缓解。在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回落和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回升的带动下,主营业务利润指数有所回升,企业经营情况有所改善。从后期走势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均保持55%以上,显示出物流企业对明年的物流业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