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致力于建设国际水准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
所谓“全产业链”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即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收储物流、贸易、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制造与营销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掌控以及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协同,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在全国推行的综合产业园模式便是中粮推动全产业链战略落地、加强内部业务协同、转变区域业务发展方式的新型模式。
成都粮油工业基地则是中粮集团的首个综合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于2012年5月建成投产,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粮油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同时承担了成都市原粮和成品粮的储备任务。
“全产业链”战略效果明显
记者了解到,成都粮油工业基地集中了米、面、油、糖、饲料、粮贸等六项主营业务,具备推动区域全产业链战略落地的有效载体。该基地也是国家粮食局公布的第一批14 家“国家级粮食现代物流建设示范单位”之一,这代表该基地的设施条件、中转方式、新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特点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这些优势的集聚,使得基地的“全产业链”战略收到显著效果。为实现对外提升业务能力,对内打造系统低成本的目标,该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不同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同。比如产业园饲料厂所用的麸皮、次粉、豆粕、油脂、米糠、糖渣、包括部分小麦、玉米,大部分来自产业园内其他业务厂。而且,各个工厂可以集中公用粮贸的仓储物流设施。截止到2013年产业园便已通过内部协同节约成本500多万元。
此外,得益于园区内产品组合丰富,产业园还对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如此强势业务可以协同其它业务共同为客户服务。海阔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芳林介绍,中粮成都产业园投产后,其平均物流成本一年节省了10万元,“以前经营中粮产品是微利,现在是真正实现盈利了”她说。
据了解,目前成都基地的周边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饲料厂和酒厂,产业园将继续对这些企业提供包括粮食贸易、副产品销售及仓储物流等 “一揽子 ”解决方案和 “一站式 ”服务,落实客户价值最大化的集团使命。
带动产业集聚升级意义重大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维护粮油市场稳定一直是中粮的集团企业精神。“四川其实是一个缺粮大省,而且随着城市发展,耕地逐渐减少,粮食压力增大,因此中粮进驻成都具有很重大的战略意义。”该基地仓储贸易公司总经理王琪表示。
除在粮食安全方面战略意义重大外,作为中粮的样板产业园区,成都粮油工业基地不仅为中粮的科学布局综合产业新模式打下了实践基础,也依托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及管理运作手法,在行业内和地方形成了强大影响力。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访问时表示,中粮在战略机遇期在战略地点建设了一个战略项目,从产业链到产业园、到产业集群带,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战略时间即目前成都正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战略地点即成都是西南地区粮油生产和消费的核心区域,市场空间巨大,而新津又具有发展粮油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津作为成都的南大门,是川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也是四川省经济技术向西南辐射的必经之地。该地自来有粮油、饲料加工等产业传统和基础,但在粮油加工产业链条中大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有媒体评价,此次中粮的全链条的引入,对新津产业品质有了重要保障,能有力促进粮油加工产业的升级,使处于粮食加工产业链条低端的新津饲料生产向产业高端迈进。
据悉,目前中粮的一期建设已经完成,还将进行二、三期建设。据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业斌介绍,中粮集团计划在成都市投资100亿元,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并配套发展农业种植、养殖、果蔬加工、食品研发、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及商业地产等领域。这无疑将进一步助推新津粮油产业集群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