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析 >  学术争鸣
成立“长江上游管理局” 整合泸宜两港资源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05-14 浏览数: 标签: 物流政策解析 宜宾港泸州港竞合 四川水运

  在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下,内河水运资源丰富的四川,如何凸显后发优势?作为四川在长江上的第一大、第二大港口的宜宾港、泸州港,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盘活港口活力,畅通四川东向通道?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当天,省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曹丰平和省政协委员、香港理工大学物流与航运系教授阎洪双双把目光投向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两大港口相距很近,只有120公里。目前的分工和功能存在同质性。“最好四川能成立‘长江上游管理局’这样一个机构,将两港整合在一起。抱团发展,分享黄金水道红利。”

 

  由于宜宾港处于泸州港的上游,宜宾港是长江源头港,建议两港整合,以宜宾港为首航港,泸州港为次航港,两港归口,统筹经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筹融资,以更好地发挥我省港口水运资源效用,提升对省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整合港口

 

  省政协委员曹丰平和阎洪双双把目光投向宜宾港和泸州港。

 

  “最好四川能成立‘长江上游管理局’这样一个机构,将两港整合在一起。抱团发展,分享黄金水道红利。”

 

  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

 

  让“川字号”产品轻松出海

 

  泸州港和宜宾港相距120公里水路,是四川省仅有的两个长江沿江大城市港口。沿着两港溯水东去,120公里串起四川东向的出川大通道。

 

  宜宾、泸州两港是长江上游两个最重要的港口,拥有长江上游稀缺岸线资源和港口资源,是四川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物流东向出口的唯一公、铁、水联运服务通道。合理有效利用两港及省内长江岸线资源,加快建设四川在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对于深度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破物流成本高制约瓶颈,畅通“川字号”产品东向出川大通道,提升企业对外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打破壁垒整合两港资源

 

  建议成立“长江上游管理局”

 

  在这份提案出台前,2014年8月,作为牵头人,曹丰平带领民革四川省委到泸州、宜宾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在实地走访和召开多场座谈会后,他们发现,在建设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的过程中存在缺乏宏观政策支持、宜泸两港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集疏运体系不畅通、沿江产业布局需要改善、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宜宾和泸州,一个是四川第一大港,一个是四川第二大港,但双方却很少合作。两座港口间互存竞争,单打独斗现象较严重。

 

  四川航运如何才能在长江经济带中分一杯羹?首先是要打破省内港口的竞争“壁垒”。虽然四川水系发达,但航运条件却受地势影响。在此“劣势”下,优先解决内部“矛盾”至关重要。“两个港口需进行整合。宜宾距泸州只有200多公里,两座港口若想获得更多水运红利,深度整合势在必行,“最好四川能成立‘长江上游管理局’这样一个机构,统一管理四川的大、小港口,节约航道资源”。

 

  曹丰平建议,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由省政府牵头,明确两港定位,整合两港资源,采取错位发展模式。“由于宜宾港处于泸州港的上游,宜宾港是长江源头港,建议两港整合,以宜宾港为首航港,泸州港为次航港,两港归口,统筹经营,统一规划、管理。”

 

  启动长江航道“三级升二级”

 

  整合“铁公机”打造立体交通

 

  目前宜宾到重庆是三级航道,通行能力是昼夜1000吨。建议我省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委支持,尽快启动川江段险点(滩)的整治,争取将川江段航道“三级升二级”改造工程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加快对航道进行改造升级,增加大吨位船舶通航能力。三级航道升为二级,“二级后通航能力最低限制可以达到2000吨级”。

 

  同时,按照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积极争取将连接港口的公路、铁路纳入国家路网规划,加快宜西、成贵、渝昆、川南城市群城际等铁路建设,加快宜攀、宜昭、宜毕、宜叙等高速公路建设,畅通港口物流通道,延伸腹地范围,实现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分享到:
上一篇:李克强:站在“互联网+”风口上 会使经济飞起来 下一篇:“一带一路”那么热 物流业反而要冷静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