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愿为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在多个场合力挺电子商务和快递等新业态,我很想知道您个人从网上买过东西吗?如果买过,最近买的是什么?另外,有人认为网购会冲击实体店,对此您怎么看?
李克强:在场的各位可能都有过网购的经历,我也不例外,也网购过,最近还买过几本书,书名我就不便说了,避免有做广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人们在网上消费往往热情比较高。
至于网购是否会冲击实体店,我听到过这样的议论,开始也难免会有担心。但是,我曾经到一个网店集中的村庄去看过,那里800户人家开了2000多家网店,可见创业的空间有多大。同时,我又到了附近一个实体店集中的市场,我问他们有没有担心?实体店的老板给我看,他也开了网店,而且把自己实体店的状况拍成视频上网,他说这对购物者来说更有真实感,更有竞争力。可见,网上网下互动创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间。
这使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不管是网上店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简政放权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美国记者:您多次提过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来进行改革,您也说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疼。在中国经济放缓的今天,您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决心吗?您认为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未来会不会更疼?
李克强:你问到疼,确实很疼,而且在加深,面还会扩大。因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就业不减反增,简政放权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届政府两年内下很大力气完成了当初提出的五年内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其中有的是取消,有的是下放。我们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后,每天就有上万家企业登记,比上年增加了近50%。可见,活力来自民间,而简政放权的减法可以为应对经济放缓产生支撑的力量。
当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落实的情况存在,推进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前两天,我看到两会上有提案说,原来批个项目要一百多个章,虽然现在审批砍了一些,但还有五六十道关卡,还会增加创业的成本、抑制创造的热情。所以,我们必须继续下更大力气来推进简政放权。
今年政府要有新作为,重点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法外施权。另外,国家部门授权地方政府审批的事项还有1200多项,今年要砍掉200多项。不能像开车一样,松了手刹,还踩着脚刹,明放暗不放。二是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包括扩大综合执法试点,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食品安全方面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要有有效的监管方式。
人们不是常说,穿鞋要合脚,施政也要利民惠民。
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
新加坡记者:中国政府已经将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定在7%左右,表示想要实现一种新常态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虽然速缓,但是质更优。我想了解的是,中国从这样的新常态中能够获得怎样的益处?这种新常态的增长对于中国、对于整个世界会有何影响?您对于新常态增长是怎么看的?您对中国坚持实现速缓但质优的新常态增长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大了,已经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我们实现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也是巨大的贡献。
你的提问当中实际上表现了一种担心,刚才美国彭博社记者提问当中也问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我多次说过,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当期市场的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我希望你们对我后一段话的理解是“如果”。当然,我并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讲究既要谋势,又要做活,而做活需要“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我相信,大家同心协力,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的大盘、基本面持续向好。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
新华社记者:去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在持续攀升,影子银行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还债高峰。一方面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也在累积。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李克强:刚才同时站起来两个人,你提了两个以上的问题,集中是在金融风险上。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合理区间,而且我们的储蓄率比较高,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们也正在规范债务平台,堵后门、开正门。就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较高,拨备覆盖面也较广。虽然不良贷款也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这里我要表明,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这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能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今年,我们就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而且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