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现在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但快递服务却不是随时都能让人满意。相信不少人都曾经遇到过粗暴投递导致的包裹受损,而个人信息是否会泄露也是大家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来谈一谈”最后一公里”中的法规问题。
“最后一公里”之快递实名制
快递实名制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快递企业要全面实行100%收寄验视、100%实名收寄和100%过机安检制度,这意味着寄送快递,必须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并进行相关登记。
推行快递实名制,有助于大幅降低丢件的概率;可对寄件人身份进行追溯和查询,有利于减少“炸弹包裹”和“毒包裹”等风险。然而,快递实名制实施几天来也遭遇不少“差评”。有消费者认为:快递行业机制还不完善,快递面单上的个人信息已经“够多了”,如果再加上身份证号码,无法保证信息安全性,应该先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措施。
有关快递企业负责人表示,有企业准备研发、升级扫码枪终端;也有企业加强人员管理,使用“专用小本”登记消费者身份证号码。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表示,约占7成客户对实名制表示抗拒和不配合,不少客户甚至对实名制这一消息并不知情。看来,消费者担心的还是自己的信息安全。想让快递实名制走好“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更富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和办法,明确实施流程、违规操作处罚等。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真正理解和接受快递实名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泄露、贩卖个人信息行为。
“最后一公里” 更完善的法规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作业人员以抛扔、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处理快件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或者非法检查他人快件,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针对用户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征求意见稿中专门规定: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快件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定期销毁快件运单,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非法出售或者泄露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用户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所在地邮政管理机构报告。
《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快递行业提出了哪些新的管理理念?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作出评论。
粗暴投递现象屡见不鲜,法规将如何促进快递质量的提升?
徐勇:我们以前有这个上位法《邮政法》,也有下位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现在国务院又出台了《快递条例》这个中位法,从这个三个层面对快递行业的运作进行了规范,会对未来快递业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快递行业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我们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它进行规范,所以我认为国务院的《快递条例》出台的非常及时,对近两年快递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为今后快递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泄露个人信息问题出在哪?法规是否已经对这些问题做了较为周全的规定?
徐勇:运单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叫传统运单,另外一种是电子运单。很多泄露大量个人信息的案例中,主要是涉及到电子运单,它的规模大、具有商业价值,很多企事业或者个人愿意去购买这些信息。“条例”中对一些相关的电子信息管理进行了规范,另外对于纸质运单要求定期销毁。另外,要加大处罚力度。过去我们的相关制度在监管和处罚力度上可能是有限的,“条例”出台以后,相信对这方面的监管会更加严格,处罚更加及时,威慑力也会更强。
快递三轮车禁止上路,物流配送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徐勇:从我国目前快递运输车辆的情况来看,除了邮政企业以外,现在包括民营、外资的快递企业没有一台快递城市配送车辆是合法的,在经济发达国家没有这种现象。我们国家现在主要是没有快递的车型标准,这是整个快递城市配送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制订出快递车辆的车型标准,这个标准出台之后,快递车辆的身份也就会有结果。另外,各地方首先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制订地方快递车型管理办法,让快递车辆有一个过渡期,让它暂时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制定更加细致的法规,将如何提升大家对快递与物流业的认同感,提升行业的发展速度?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分析认为:“这份《快递条例》使我们对快递行业的认识,从原来比较宏观的层面落实到很具体的操作层面,已经在推动行业的发展。第一方面,从行业的细节管理和企业的细节管理,认识到快递原来有这么多环节,有这么多细节的问题。第二个是从服务水平上,通过这些细节来强化,上升到一个规范,从规范上升到流程,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三个就是明确责任,无论是企业还是投递员,通过这个细则他能够明确各自的责任,通过责任意识的提高,使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所提升。”